第D07版:郑在巨变 时代肖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仁民∶一尊塑像受景仰
安金槐∶一抔黄土窥古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毛之地
建起4A级景区[ 炎黄二帝巨塑20年努力始成真 ]
王仁民∶一尊塑像受景仰
2007年4月18日,炎黄二帝巨塑落成。

□ 本报记者 覃岩峰

他是一名外省人,却先后参与、组织完成了郑州东北、东南上万亩沙荒的绿化,兴建了被誉为“大河明珠”的黄河游览区,他被誉为“黄河之子”,在他的努力下,黄河游览区的向阳山上竖起106米高的炎黄二帝花岗岩巨塑。

他叫王仁民,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任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不毛之地

建起4A级景区

邙山脚下,在郑州西北28公里的黄河之滨,在风景秀丽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内,与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相距300米的向阳山上,矗立着令无数海内外华人景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这尊巨型塑像,集“地球第一雕”、“华夏不可替代的历史名片”、“万里黄河第一景”、“中华民族魂魄所在”等美誉于一身,也凝聚着王仁民大半辈子的心血和努力。

黄河游览区,是他创造传奇的起点。

1971年6月,46岁的王仁民被发配到离市区28公里的邙山提灌站工地劳动改造。当时,这里荒山秃岭,山雀飞来无树栖,野兔跑来无草吃,犹如郑州的“北大荒”。从不毛之地上到现在的AAAA景区,正是这段“流放”的经历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这段时期,王仁民带人跑遍了32座山头、37条沟壑,逐处化验土壤、试栽树木,成功摸索出了梯田保苗、雨季植树、山顶栽柏、山腰栽楝、山沟栽杨、边坡栽紫穗槐、河边栽柳、填沟种花的一套方法,并在山顶上建成两个蓄水池,铺设了喷水管道,先后栽活树木40多万株,牡丹、月季等花卉数万株,使4000多亩原本光秃秃的邙山头有了生机。

王仁民大胆提出,这里应该开发成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反映黄河文化的旅游胜地。1981年4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建设黄河游览区。

[ 炎黄二帝巨塑20年努力始成真 ]

雕塑是立体的诗,固体的画。

1986年,王仁民访问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总统山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王仁民决心为中华民族造像,1987年,他提出在向阳山上建造106米高的炎黄二帝巨塑的构想。

巨塑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堪称“地球第一高”。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饱受争议,王仁民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宣传弘扬炎黄文化、把炎黄二帝巨塑作为凝聚全球华人情感的载体,也终于赢来了社会各界对炎黄巨塑的支持。

1988年,炎黄巨塑筹建委员会组建,王仁民获推成为筹建委员会主任。1989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和萧克任会长,王仁民为常务副会长,炎黄二帝巨塑建造工程赢得了更大层面和更高层次上的支持。

在王仁民的筹划下,经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吴树华精心设计,600余名专家学者数十次论证,十易其稿,终于确定炎黄二帝巨塑方案。

但是,巨塑的进程并不顺利。1991年奠基后,由于资金问题,工程一拖再拖。“那时我就像一个化缘的和尚,见人都寻求资金支持。”王仁民回忆。最后,在市财政和香港豪德国际集团董事长王长利的支持下,资金问题才得到解决。

二十年奔走呼号,二十年美梦成真。2007年4月18日,在炎黄二帝巨塑落成典礼上,3000名华夏儿女,同声吟唱由范曾创作的《炎黄赋》,祈福中华繁荣昌盛。

王仁民说,这尊巨塑不是河南人、中国人的巨塑,而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

[ 做一辈子炎黄文化传播者 ]

炎黄二帝巨塑是文化,代表着全球炎黄子孙的“心”和“根”。王仁民所追求的,就是弘扬黄河文化和炎黄文化。

“民族文化凝聚力、生命力很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文化,一盘散沙。”王仁民坚信,在当今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很难有一种文化能像炎黄文化这样得到全球如此众多华人的认可和推崇。

“谁能高举炎黄旗帜,谁就能团结全球炎黄子孙,谁就能顶天立地,实现繁荣和富强。”王仁民在他的论文《高举炎黄旗帜,深化爱国主义》中论述道,相当多的海外华人掌握了先进科技、巨大财富,有些已成为尖端科技人才,要把他们吸引过来参与中国的发展,得靠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这,也是他20年来孜孜以求推动炎黄二帝巨塑工程和炎黄文化研究的动力源泉。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后,炎黄文化研究风靡全国,上海、福建、湖北、延安、武汉等地相继成立了炎黄文化研究会,王仁民作为倡导者甚是欣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