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12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梨河镇:蝶变“粮仓”风光无限好
强化管理效力 提升服务张力 激发自治活力
大桥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梨河镇:蝶变“粮仓”风光无限好

“农业,过去是简单的种地,现在是如何利用好土地,这个比种地难太多。”说这话的是梨河镇刘吉安楼村村民贾建民,52岁的他务农大半辈子,对土地有着深厚的依赖和感情,但仍然没有抵挡住土地流转的诱惑,因为其中的实惠让他无法拒绝。

“我家里5口人,土地流转前家里种地有7亩,土地收益在10000元左右。现在7亩地全部流转出去,家里的人到附近企业打工,年收入达到4万元~5万元。”贾建民对记者说,土地流转好不好?城镇化好不好?现代农业好不好?这个“三好问题”到他这不用再问,因为他尝到了甜头。

其实,在梨河镇,参与土地流转的并非只有贾建民一家,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正在加入政府引导的土地流转序列中。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若不是政府下了真功夫,梨河还是一个牛拉犁、耕田地的农业乡镇。

哪里下了真功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推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真功夫的落脚点,不仅夯实了梨河镇的经济基础,也为该镇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铺平了道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赞扬辛勤的耕耘,描绘出世间喜悦,莫过于硕果丰收,颗粒归仓。在新郑市梨河镇,种与收的希望和期望交年更替,为百姓孕育出富足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源于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和对传统农耕的依赖。岁月流转,时代变迁,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悄然起了变化,一场现代农业和传统农耕的新老交替、田园与都市之间的融合风生水起地上演,将梨河镇这个传统农业乡镇推向“三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正好比春种与秋收,齐心协力种下希望的群众,正在享受着新改变带来的新收获。

梨河镇位于新郑南部,交通位置优越,是传统的农业乡镇,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产量高,可达到双千斤,被冠以“新郑粮仓”的称号。近几年来,梨河镇紧紧围绕“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土地流转、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打破传统种植模式,以建设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梨河优势农业,在郑州市乃至中原地区都打出了名号,成为新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梨河镇如此惊艳的蝶变源自何处?连日来,记者走访该镇辖区,深入探究“粮仓”蝶变。

现代农业迅速崛促多元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农田水利依然是牢固不变的基础和保障,瞄准特色农业发展的梨河镇没有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该镇高标准完成了三个“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田开发工程”,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新格局。

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凸显特色农业。目前,该镇在镇东北部形成了以河李为中心的大棚西瓜基地,东南部黄甫蔡等村为主的蔬菜苗木基地,西南部绰刘等村为主的高效小麦基地。同时,大力扶持养殖业,依托郑州市鸿源鸭业养殖有限公司、郑州佳利花花牛养殖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100余户,散养户400余户。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实现增收。目前,全镇3.4万亩耕地已流转2.8万亩,创历史之最,涉及11家农业企业(合作社),主要用于种植高效绿色有机小麦、大棚无公害蔬菜、瓜果、苗木等,而在这其中,千亩以上的农业企业(合作社)达到9家。另外,今年以来,全镇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00多座,简易大棚820座,开展供港露天蔬菜、草莓、葡萄等特色种植,成功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近千人。

现代特色农业迅速崛起,也为劳动关系形成和群众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规范农业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农民权益,梨河镇还成立了新郑市新型农民协会梨河分会,帮助农民发展。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目前,该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00人,转移就业前培训1700人,其中技能培训900人,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360人,完成公益性岗位、4050人员就业各5人。

新型工业稳步推进助经济跨越

“梨河镇是个传统农业乡镇,不少认为未来发展方向着力倾向于现代农业,但实际上,梨河镇是‘两条腿’走路,新型工业的发展不亚于现代农业的步伐。”梨河镇党委书记刘奎志在与记者交谈中不断强调新型工业发展对梨河镇的重要性,他说,能耗低、无污染的新型工业项目对农业乡镇发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因为良好的工业规模可以直接反哺农业,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迅速形成,大幅提升农业的产值和收益。

的确是这样,梨河镇的工业发展表面上低调,但实际上却功力不浅,当地引入的不少企业已经发展壮大,甚至成为了享誉国内的名企业、名品牌。据统计,最近几年,平均每年有3~4个项目在梨河镇落地,当地逐步形成了以郑州南方酱业有限公司、郑州佳利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郑州中博钢制品有限公司等为主的本土企业和郑州加加味业有限公司、郑州人人利食品有限公司、新郑市丰达陶瓷厂为代表的招商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初步建成加工业园区和韩城路、黄河路3个小规模的工业聚集区。相关数据显示,梨河镇新招待建、续建项目7个,全镇工业企业达到7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达26家。

新型工业稳步发展,壮大了梨河镇的经济,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地进行发展,该镇还专门对工业项目发展做出了整体的规划,计划按照“政府规划、企业化运营、市场化开发”的方针,结合107国道廊道拆迁及梨河镇原有的工业布局,在107国道以西规划建设3至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聚区。同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引导现有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

此外,在下一步的招商引资中,梨河镇还将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大生物制药、高科技项目的引入,坚决拒绝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入驻,确保工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影响粮食生产。

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承载力

梨河镇地处新郑市南部,镇区没有与新郑主城区形成有效连接,为实现未来融城发展,梨河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重点推进“三区建设”,打造一个全新的、充满都市田园风格的新型乡镇,使梨河镇成为新郑的“南部花园”。

过去,对此举措而言,也许有人会说,新郑市区去往梨河镇都比较困难,但如今随着中华南路延伸,路桥贯通,该镇交通与新郑市区相连,这一远景将有望成为现实。采访中,记者专门沿路进行测试,从中华南路到达梨河镇区,也就是六七分钟的时间,这十分有利于梨河镇镇区与新郑市区形成互动。

具体到“三区建设”,记者也专门进行了了解,主要内容是围绕打造城镇生活区,全面加快七里堂社区建设。该镇在长江路以北、镇区所在地,依托镇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优势,建设七里堂社区。该社区涉及七里堂、梨河、高班庄、陈庄、老观李、黄桥等8个行政村2840户10951人,原8个行政村占地3449亩,新型社区占地900亩,可节约土地2549亩。另外,2013年,七里堂社区还被省财政厅确定为首批“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现已建成一期2.1万平方米,5栋150套安置房。

围绕打造滨河居住区,着力推进三里岗社区、河李社区建设。该镇在长江路以北、双洎河南侧,依托中华南路的交通优势、改造后双洎河生态水系的环境优势规划建设滨河居住区,形成与市区相连,并结合市公立医院和双洎河水态景观,重点发展养老产业。这其中,三里岗社区位于中华南路大桥西侧,茨山路北侧,涉及三里岗、刘楼、大高庄3个行政村1445户5105人,原3个行政村占地1880.9亩,新型社区占地1000亩,可节约土地880.9亩;河李社区位于镇东北部,涉及河李、七里闫2个行政村516户2007人,原村庄占地645亩,新型社区占地300亩,可节约土地345亩。

围绕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稳步实施绰刘社区、吴庄社区建设。该镇在长江路以南,依托万亩蔬菜苗木种植区土地流转的优势,将附近村庄群众合村并点到绰刘社区和吴庄社区居住。这其中,绰刘社区位于新郑与长葛交界处,涉及绰刘、前吕、岗李、三刘4个行政村1869户6639人,原4个行政村占地1813亩,新型社区占地581亩,可节约土地1232亩。目前,社区已建成农民创业园7栋4层商住两用房136套。

其他方面,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提升区域形象,该市还快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工作,集中精力攻坚107国道两侧的绿化通道工程,该工程涉及大高庄、刘楼、七里堂、老观李、梨河、绰刘6个行政村,长度约6.9公里,占地面积共计598.9亩,其中绿化526.4亩,已征未栽空地72.6亩。目前,绿化部分的苗木长势良好,生态效果初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迎来“蝶变”的梨河镇思路清晰、视野广阔,在保障广大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消除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在不牺牲环境和土地的基础上,消除了农业乡镇的工业发展瓶颈……相信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改变中,梨河镇终将脱胎换骨,成为闻名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乡镇,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