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12版:郑在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梨河镇:蝶变“粮仓”风光无限好
强化管理效力 提升服务张力 激发自治活力
大桥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化管理效力 提升服务张力 激发自治活力
——经八路街道办事处打造网格化管理示范田
街道名片
多部门联动、高效运转的信息综合指挥平台。
街道生活文化服务中心让群众不出街道即可享受到各种服务。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姚淼 朱 煜 文/图

经八路街道办事处位于金水区中南部,始建于1954年,是省委、省军区及省直机关办公、生活所在地。辖区东起花园路,西至健康路、东三街,北起红专路,南至金水河畔。总面积3.44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55个网格,常住人口116379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辖区公共单位98个,两新组织4200家,下属55个党支部,党员8173名,其中自管党员962名、流动党员180名。辖区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丰富。

近年来,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在市、区的正确领导下,以关注民生、构筑民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着力开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内容的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培育社区社会自治组织,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街道通过两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形成了“条块融合、职责明晰、联动负责、逐级问责、无缝对接”和“管理+服务+自治”的网格化管理运行体系。

转作风 提效率 促融合

强化管理效力

积极打造“大平台”。以街道周例会、工作专题会和专家课堂为平台,定期组织网格人员业务培训。以网络、短信、宣传栏等为载体,对经验做法、示范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推广,通过典型发言、实地观摩、定期座谈,促使网格人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致力构建“信息库”。从规范统一社区基础信息标准、社区居民信息库建设、居民信息共享方式、社区网站内容、社区事务网上办理五个方面入手,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社区信息管理和社区服务管理平台。目前,街道已完成了民政、计生、劳保等10个部门的居民信息的统一,建立了辖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居民以及各类组织的信息数据库,在街道辖区实现信息的无障碍共享和快捷查询。

组建执法“集团军”。联合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管理局、卫生局、房管局、地税局、执法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组建了街道联合执法办公室,自联合执法办公室成立以来,已受理疑难案件上百起,处置解决率达到99.84%。

横到边 纵到底 全覆盖 无缝隙

提升服务张力

提升服务张力,经八路街道办事处构筑五大支撑体系——

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打造了一批涵盖政务服务、文体娱乐、平安建设、医疗卫生、便民生活等多项服务内容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明确了各类服务项目的硬性指标,如新建蔬菜便利店、新增书报销售点的数量、标准,新增了送餐、家政维修和居家养老等服务项目。目前,纳入街道便民服务圈的服务网点和门店已经达到450多个,基本实现了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以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的目标。

开展“五必问、六必知、七必到、八必访”活动。即居民各类需求、特殊群体困难、群众意见建议、网格服务质量、社区工作作风五类问题在走访入户中必须询问、了解;社区人员构成、治安管理、公共资源、服务网点、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网格内的六种基本情况必须知道,建立台账,详细掌握;市容卫生,公共设施,“三非”问题、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突发事件以及特殊群体救助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和上报;新增商户、外来人口、各类组织、居民家庭以及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失独家庭按时进行走访,了解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时解决存在困难。

提高辖区特殊群体服务质量。完善辖区485名残疾人信息资料,建立帮扶台账,积极实施“阳光工厂”助残计划,为残疾人士提供过渡性就业训练;针对辖区留守儿童,积极筹备任砦社区“儿童之家”项目建设;针对辖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在提供帮扶服务、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出游活动,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水平。

加快“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生活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打造集家政服务、旅游中介、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民生服务中心。目前,民生服务大楼内部装修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出行帮帮团”、“我爱我家”家政服务等一批服务机构已经开始入驻。

发展传统文化推广规划。在机关、社区、楼院、“两新”企业、商户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先进文明街道典范,提升党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让国学文化走进党员干部、走进企业主、商户、居民群众的心中。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建立经八路传统文化学习网、经八路国学微信公号、开辟国学宣传墙。由安信党支部协助在经八路社区、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等机构创建经八路国学读书会,建立100个读书会学习点、100个“家风家道示范点”,组织100个室内室外老年健康讲堂,将每月5日定为经八路的“善行义举践行日”。

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 凝聚群众

激发自治活力

三个层面并举,广泛发动群众——

在楼院内,在对100个楼院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健全了楼院长管理制度,组建了69支居民自治组织,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同时,挖掘社区文化资源,组建文体活动队伍,引导居民在条件成熟的小区打造文化楼栋、和谐楼院。

在街面上,从沿街商户中推选出路段长,路段长在自身文明守规经营的同时,负责督促其他沿街商户规范经营行为。同时,在居民群众中推选出市容环境义务巡逻队,给违规经营商户施加压力,通过群众舆论引导其规范经营行为。

对于辖区单位,通过发挥单位产权归属、管理便捷的优势,明确产权单位的职责,加强日常监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所属楼院、商户的管理中来,形成“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良性自治局面。

三项举措发力,居民自治给力——

依托专业力量,搭建群众自治新平台。联合中国社区联盟有限公司,以“社区联盟宝”数字化信息系统为依托,开发手机APP终端,涵盖邻里活动、公民道德教育、便民配送、物业服务等服务项目,同时,还可以行使投票、表决、建议等权力。

注入新鲜血液,增强群众自治新能量。通过因势利导、加强宣传、活动吸引等措施,街道55个网格、69支群众性自治组织吸纳了青年群体近413名,其中学生志愿者377名,目前正在广泛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楼院清理、纠纷调解、爱心帮扶等活动。

开展“四自”活动,开拓群众自治新局面。街道发动网格力量,出台了“自治达人”评选标准、表彰方案等,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动员有一技之长的群众按照一定的风格,对居民楼院的楼道进行美化,省委社区8处“自治楼栋”试点基本完成,正在全面推广;精心筛选11个居民楼院为创建“自治家园”试点,推动楼院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前辖区31个商户自治组织已经基本建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