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名人轶事
掌故
博古斋
新书架
文史杂谈
商都钟鼓
散文
lh4664
lh467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商都钟鼓

以德治国古今同

汪孝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共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群书治要》卷九《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治理国家运用德的手段,就如同北极星处于自己的方位,所有的星辰都拱卫在它的周围。而在《群书治要》卷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宫廷文献《尚书》中,德的理念与事实俯拾即是。《尚书》称尧“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说尧帝德行广大而影响深远,圣明而神妙,武治能平定祸乱,文治能定国安邦。皇天眷念至德而授予天命,使尧拥有四海,成为天下的君主。称舜“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说舜帝德无失误。简约治民,宽缓御众;刑罚不及于子孙,奖赏施及后代;宽宥过失不论罪多大,处罚故意犯罪不问罪多小;罪可疑时从轻,功可疑时从重;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陷于治理不力的罪。帝爱生命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冒犯官吏。称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赞扬禹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称汤“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乖裕后困。”称汤努力显扬大德,在百姓中建立中庸之道,依据道义来做事,以礼法来调伏人心,将伟大的功业传给子孙后代。正是因为尧舜禹汤有着圣明的德行,并以德行治理天下,所以才有后世一直仰慕的盛世出现。相反,太康因为没有德行,导致百姓反感,乃至灭亡(“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厎灭亡”);夏桀因为昏庸无德,让百姓如同坠入泥潭、炭火之中(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商纣因为暴虐无德,终被推翻。

那么“德”的内涵是什么呢?《尚书·大禹谟》中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执政者的德应当是使政治清明,政治在于保护和利益百姓。“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人的行为有九种美德:秉性宽宏而不失庄严肃静敬,外表柔和而内心坚贞正直,老实忠厚又能谨慎恭敬,精于治事而又忠诚敬业,为人恭顺却又内心坚韧,为人正直而又待人温和,心地单纯而又坚守节操,刚毅果断又能实事求是,坚强不屈又能坚持正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为“四德”,后来发展为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当代社会提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

作为执政者,自身的德行好坏直接关乎政权的存亡,所选所用之人的德行好坏同样关乎国家的安危。《尚书》中写到:“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君王践行德政,则天下大治;君王不践行德政,则天下大乱。与施行德政的人志同道合,国家没有不兴盛的;与败德乱政的人狼狈为奸,国家就没有不灭亡的。自始至终都能谨慎地与施行德政的人志同道合,唯有治世的明君才能如此。

当今社会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而德治依然是根本。因为再严格的法律、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德行高尚的人去执行,也等于是摆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