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庭云管家”让生活更便利
露天电影社区送清凉
老人家园的好管家
暑期公益学堂开讲
党员志愿者服务月启动
跳蚤市场乐趣多
给流动党员安个家
社区来了群年轻人
网格长引水记
整治铁路沿线环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区来了群年轻人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冯建红

七月流火,室外高温挑战着人们的耐力。在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四棉西社区,一群平均年龄37岁的年轻人不顾疲劳和炎热,忙碌在骄阳下,为社区清理卫生死角,为居民解决难题。

四棉西社区向荣北街楼前的消防通道,硬化的水泥地面,不知被谁扒开六七平方米的大坑,时间长了里面成了“垃圾池”,蚊蝇乱飞,周边居民叫苦不迭。以前一接到居民反映,社区就会派人去清扫,但是治标不治本。这次,社区决定用水泥大沙把路面硬化,社区书记郭琳带领5名社区工作人员清扫垃圾,平整路面,提水、拉水泥、运大沙、和泥、填土,终于在昨天下午2点填平了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垃圾坑。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谢谢社区,谢谢咱的网格长!”四棉西社区82岁高龄的居民杨阿姨感激地向社区网格长赵喜永道谢。原来,杨阿姨与84岁的爱人住在小区二楼,门前路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各种窨井,汽车辗压发出“哐啷、哐啷”的声响,让附近居民无法睡眠。网格长赵喜永找来抗磨的破旧自行车外胎作填补材料,将窨井盖合严密,一番努力,终于消除了让人烦恼的噪声。

“今后有事儿,您说话。”这是四棉西社区的年轻人常说的一句话。社区健身器材坏了,他们来修好;哪儿有垃圾了及时清理……“你们真的是把居民的事当作大事来办啦。”棉纺西路99号楼居民王亚丽说。

在为民服务中,这些平均年龄37岁的社区工作人员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社区网格长赵喜永原是中原大酒店的员工,分配至四棉西社区工作后,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找到了自己的社会定位,工作被人认可,也有了成就感。

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也为四棉西社区带来新气象。小小的变化中,居民亲眼看到,他们也理解着、支持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