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社会 上一版3
骄傲的清洁工妈妈
监督卡里聊民生
新郑蔬菜端上香港餐桌
职业教育
打开成才的另一扇窗
好媳妇更似亲生女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监督卡里聊民生

本报记者 陈扬 高凯 通讯员 李浩 文/图

7月2日上午,在接收到市邮政局派送来的全市12.23万份农民负担监督卡后,新郑市今年的监督卡发放工作正式拉开序幕。7月11日上午10点,记者随着新郑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郭进涛和他的两名同事来到和庄镇付庄村,“明察暗访”监督卡发放工作落实情况。

“昨天下雨怪凉快,没想到今天就热到三十五六度!”

和在家门口大树下乘凉的人们熟络地打过招呼,郭进涛“不经意”地问道:“听说现在正在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大家都收到没?我想借份看看。”

“收到了,收到了,每年都有,前两天大家还在这儿讨论嘞,这就给你拿去……”门口的老大爷摇着蒲扇,笑着说。

听到这里,郭进涛才表明来意:“俺是市里边对这项工作进行监督的,就是看看发放到位没,还有就是看看大家对这些政策有啥不明白的地方没有,咱们唠唠。”

“还真有不明白的地方。”刚进屋把监督卡拿出来的付白生老大爷接过话茬,“就说这第七条‘农村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家庭,设置每户每月10千瓦时的免费用电基数’。这个是咋免费用的?”付白生是村里的老干部,做了十六年的“村文书”,现在退下来好几年了,但是对村里的大小事还是很上心。

“对这项政策的落实,采用‘正常收取,卡折补现’的形式。”郭进涛解释道,“民政系统不是每月都为低保户、五保户发放生活救助金嘛,减免的电费,就和生活救助金一起打到卡里。这是相对最便捷、安全的补贴形式。”

当问到大家对发放监督卡有什么意见建议时,大家反而“答非所问”起来,聊起了以前和现在的对比。

“只是知道生活越来越好了。”付大爷说,“我做文书的时候,管着村里的会计工作,那时候每年‘交公粮’记账都是我。同样种那几亩地的收入,以前要交‘统筹’、‘提留’、‘集资’等款项,现在呢,不仅啥都不交了,还有粮食综合补贴、种子补贴等,加起来1亩地百十块呢,听说种树还有退耕还林款,买农业机械还有农机补贴款,你看,现在农民不仅种地有动力,还谋生有门路,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啊!”

“要问有啥意见建议,没有。生活越过越好,不正是因为政策越来越好吗?是这个意思吧,老付?”这边热火朝天的讨论吸引来了正在村里遛弯的村党支部书记付长建,他接着说,“这张卡其实作用很大,真正是让农民做‘明白人’,维护自身权益,不看‘糊涂账’;也让干部们做‘自律人’,认真履行义务,不做‘夹生饭’。”

“所以对这项工作我们很重视,镇里也要求我们在发放监督卡时征求村民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答复的,搜集整理出来,改天召开村民大会统一答疑。现在监督卡已经全部发放到位,正在整理大家的意见和问题。”

听着大家谈得热烈,记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农民负担监督,不光是发放个监督卡吧?”

原来,监督卡制度只是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五项制度”之一,此外还有: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而且市纪委也参与每年的农民负担检查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

看着农民脸上洋溢的幸福,记者心中也有股暖流涌动。

链接:1995年农业部与监察部联合发文,在全国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2004年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动向,农业部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农民负担监督卡管理工作。实践证明,监督卡在制止农村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加强群众监督,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监督卡已成减负惠农政策的“宣传卡”、基层单位依法收缴税费的“监督卡”,是农民的“明白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