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鬼大学”何以招摇过市
银行误导投资者应担责
“天价学习”究竟为哪般
出国游学热,需要冷思考




面对“坑爹女事件”
官方不能缺席
公共安全应急知识
要“大补”更要“必修”
总理“汗颜”值得权力部门深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共安全应急知识
要“大补”更要“必修”

公共安全应急知识

要“大补”更要“必修”

连日来,广州、杭州公交纵火案引发全社会关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4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掌握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不够,93.5%的受访者建议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学界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为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内容。对待风险,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风险不可避免,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其不确定性;风险又可以避免,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使其损害降到最小。在应对风险的准备上,人们做得越充分,风险带来的危害程度就越低,甚至可以阻挡风险。杭州公交纵火事件中,许多乘客没能及时敲碎玻璃逃生,不少热心市民在营救时由于方法不正确,也没能顺利打碎玻璃,再次凸显公众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方面的缺失。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掌握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不够,甚至有人坦言自己的应急知识储备基本为零,几乎没有掌握任何应急反应技能,遇到突发事件,第一反应就是给朋友打电话,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己的不重视。如果继续追问不重视的缘由,那就是很多人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类似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会碰到,根子还是对于生命的轻视和薄待。从人类历史发展整体看,生命观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才会主动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基本技能,遇到突发事件,才不至于惊慌失措、手脚忙乱、贻误时机,国民素养才能进一步提高。

个人有了学习的欲望,社会提供方便的途径也很重要。76.7%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条件,会主动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但60.6%的受访者直言,现在身边没有地方可以学习。目前,公众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在校大中小学生、社区老百姓、城市外来人口等,都是知识普及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中,还是工作当中,也都没有充分提供公共安全方面的系统性知识。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社会及媒体的曝光下,应急知识会受到关注,但是,公众接收到的知识来源比较琐碎,而且良莠不齐。只有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的系统性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才能整体提升国民的安全素养。另外,中小学生在突发事件中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样的教育显得更为必要。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