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深化检务公开 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警惕微信变“危信”
开门纳谏 接受监督
一位社区调解员的“家长里短”
技术鉴定化纠纷
四个“一线”助推
教育实践活动上台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警惕微信变“危信”

警惕微信变“危信”

本报记者 陈 扬 高凯 通讯员 杨 玲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用户中多数早已是资深网虫,也有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每每成为一些不良用心者的“猎物”,沦为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

胡某在郑州没事干经常上网,就用微信加一个女孩方某聊天。胡某因盗窃在逃被网上通缉,便谎称自己是广州人,父母都是大老板,要来郑州开服装厂,骗取方某信任。方某轻信后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父母收入等都告诉了胡某。

之后胡某以来郑州看方某,手机和钱包忘在出租车上、赌博被抓、办厂缺钱、酒驾被查、要和方某结婚为由,分20余次骗取方某现金22万余元。后来,方某越发感觉不对劲,于是报了警。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新郑市检察院的相关负责人提醒说,那些单纯距离上在“附近”,而实际上对其个人身份信息一无所知的“微友”根本就靠不住。为了警惕微信变“危信”,作为网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与陌生人见面、接受陌生人的吃请,更不要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家庭情况透漏给陌生人;若确有需要会见网友,最好选择人多的地方或有亲人朋友的陪同;不要轻易给陌生人、陌生账户汇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