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王海琴 蒋士勋 文/图 8月7日,对荥阳市三峰山上石板沟村九组、十组的村民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清凌凌的水终于引到了家门口。 今年,荥阳市旱情严重。荥阳市城关乡石板沟村位于南部丘陵山区,全村1856口人,只有一眼机井,仅能供三个村民组用水,其他村民要靠山下的两口老井供水。近20天,老井早已见底,只能断断续续抽出一点浑浊的水。村民只能靠外来车辆送水,囤积在几个大水窖里。但居住在海拔300多米三峰山顶的东乱石台组、西乱石台组,由于路窄坡陡,只得从山下一担担挑水。 这两个村民组共16户27口人,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年龄最大的90多岁。 71岁的老组长张长有,面对一天难似一天的吃水难,时常老泪纵横。石板沟村党支部书记禹水亮看着年迈的父老乡亲步履艰难地上下六七百米崎岖山路挑水,心里更不是滋味。两委班子商量,群众的吃水问题是当前的第一要事。 说干就干!水直接送不上去,那就先存贮到村口的大水窖里,一级一级提上去。 8月4日,他们买来400米软管,一台新水泵,把水二级提灌到150多米高处的另一个大水窖里。村民们挖沟、埋管、架电线,夜以继日。但由于高度落差压力大,第一段新管道承受不住崩裂了。 8月5日一大早,村委主任李鹏举开着车,购买承受力更大的PE硬管,水顺顺畅畅地提上去了。他们又买来一台大功率水泵、300米PE硬管,三级提水到紧邻两村民组家门口的大水窖里。 管道刚刚疏通,郑州市抗旱服务中心就送水到荥阳,荥阳抗旱办优先安排石板沟村,看着群众热切盼水,郑州抗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放心吧,旱情不减,我们送水不止。” 有水了,家里有小水泵的村民,直接把水抽到自家水缸里。就是挑水,也不再难了。 终于用上了方便水,老组长张长有又落泪了,这是高兴的泪。他挑了一担水送到残疾人张金有家,紧接着又给老党员王万坡家挑水,一路小跑,一点也不觉得累。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