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老槐树
立秋
船过徐志摩的剑桥
洪承畴的车道沟
家有阳台
qhq47103
tpzz148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有阳台

马科平

我买的这套房子并不起眼,看中它是因为阳台合意:开阔的南向视野,举目可见远处的青山,若不是对面楼房遮蔽,楼下绿意盎然的百合公园也能收入眼底。从晨曦初起到落日余晖,阳台上始终是满满的阳光。

记得刚搬家时,我最喜欢的去处便是这个阳台。站在这里,伸手展臂,既可以随意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俯视楼前楼下周围,饶有趣味地观看想看和能看的,不远不近的距离,又适当地把自己和这一切隔离开,不用和任何人虚意地客套。

几盆普通的花卉,万年青、绿萝、仙人掌、吊兰、迎春花,整齐地摆放在阳台上。迎春花干瘦的枝条,会在乍暖还寒的时节,开出灿灿地黄花;仙人掌则在最热的六七月,开出清纯的白花;万年青、吊兰看起来四季常绿,引来了一些不知名的小飞虫,在花叶间流连徘徊,寻寻觅觅。

妻也喜欢阳台。妻爱洗晒,最称心阳台是个好晒场。当年住半边楼,晾晒衣服要下楼找地方自己绑绳。冬日的阳光金贵得很,正午才在半边楼下的空地上打个照面。晒场不过巴掌大,妻最愁衣被无处晒,倘若预报第二日是晴天,便连夜大洗,抢在次日一早晒出去,称之为“赶天气”。现在好了,阳台阳光充足,五根不锈钢管可以悬挂半空,任多少衣被也能晒了,再也不用“赶天气”。

阳台还备有衣柜,由于通风和阳光充足,比较干燥,适合贮藏衣物。洗净晒干的衣物,妻顺手整理后,存放在衣柜里家庭成员各自的位置,按季节、薄厚和搭配用心打理,里里外外收收捡捡,神情是那么的安详和满足。

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阳台。有时我们就在阳台上开饭,小桌小椅铺排开,中午阳光和煦,看楼下街景,望远处青山,非常开怀。一天的紧张工作过后,回到这小小的世界,我慢气缓息,喝口茶水,让清苦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咀嚼品味人生的甜苦与得失,或快意,或郁闷,均丢弃一边,远处的夕辉徐徐散落,夜幔渐渐弥漫开来,华灯开始初上,霓虹闪烁不定,眼前迷迷茫茫、灿灿烂烂一片,宛若海市蜃楼一般。置身其外,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相对于四壁框定的家,阳台是如此的开放、豁达而又宽容。没有朝向没有座次,没有尘世纷争。站在阳台上,游目四野,看云卷云舒、燕飞鸟舞;看花草树木、山朦水雾;看车来人往、进进出出。双手叉腰,抬头远眺,摇头晃脑,淡定致远,浩气贯虹,好似高瞻远瞩、指点江山的帝王将相。

站在阳台上,遥望很远的地方,还能锻炼眼神,又能开阔心胸。每天早晨,我都在阳台上看朝阳东升,享受朝阳带来的喜悦与温馨,留意那些迷人的风景,黄昏的落日、细雨朦胧、飘雪化蝶,留意一朵花、一株树,甚至一个人。因为每朵花、每株树、每个人,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