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首届国际民航组织货运发展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期待郑州航空港更精彩
四大国际机场
坦诚送“真经”
新拆通报3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期待郑州航空港更精彩
大胆创新让郑州快速融入世界加快发展期待明天更精彩

本报记者 成 燕 黄永东

金秋九月,如意湖畔,轩辕堂内,高朋满座,一场场关于全球航空业发展的“思想盛宴”激情上演。郑州应如何打造世界航空枢纽?跨境E贸易为航空物流带来哪些新商机?首次在郑举办的航空货运专题性国际论坛不仅为郑州航空港建设开启了“智慧之门”,更让世界航空业重新审视郑州在全球的独特位置。在打造世界航空物流枢纽征程中,郑州正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郑州机场客货运“井喷”引瞩目

随着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加快,不少产业正在从中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必然伴生中西部地区航空货运业迅猛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冷静分析说,航空业不仅将成为引领产业机构转型的突破口,还将在跨境E贸易及快递业发展迅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商机。

“2013年,郑州机场共完成客运吞吐1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货邮吞吐25.6万吨,同比增长69.1%,连续三年增速位居中国大型机场第一位。”昨日,谈起令人瞩目的郑州机场“井喷”现象,多位高层对郑州航空港未来充满期许。“未来航空业发展潜力巨大,郑州不仅在中国区位优势突出,放在世界来看位置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把首届航空货运论坛放在郑州举办的原因。”接受记者采访时,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贝纳德·阿留站在全球视野审视郑州的位置。

在吸引世界关注目光的同时,郑州机场在国内的货运枢纽地位也更加“耀眼”。南通兴东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说:“河南郑州选择的发展航空港经济引领转型之路非常正确,抓住了航空经济这一新型经济模式,就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盐城市航空客货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鲁红专认为,郑州在中国东西航空大动脉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航空枢纽地位显而易见。

大胆创新让郑州快速融入世界

郑州航空港建设应先行先试,关键要大胆创新,大胆突破,才能快速融入世界。

论坛上,来自国际民航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机场协会、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国际航空界的300多名嘉宾首次云集郑州,纵论航空业发展,记者不时听到“突破”、“创新”、“融合”等关键词。

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在发言时说,郑州航空港建设正在尝试诸多创新:建设电子口岸,推进全省海关监管体制创新和信息化;以航空物流和中欧班列为平台,创建跨境E贸易郑州模式……诸多创新举措让人眼前一亮。

传统机场货运中,客机腹舱运力占据很大比重。顺丰速运副总裁李胜提供一个新视角:中国快件业务的飞速增长将给纯运货“窄体机”市场带来机会。这一分析得到空客货机市场部负责人Didier Lenormand的共鸣,他认为,客机腹舱不能满足未来航空货运的需求,因为从运力和时间点上都没有纯货运飞机灵活。

加快发展期待明天更精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郑州势必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航空业发展让距离的概念发生了改变,航空货运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作用必将更重要。”世界海关组织守法便利司司长朱高章这样预测未来。

毫无疑问,迅速崛起的郑州机场,就像一个巨大的引擎,将大大提速郑州融入世界的步伐。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认为,郑州不沿边不沿海,要想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必须发展航空港。诚如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贝纳德·阿留所言:“4公里长的跑道可以将一个城市与世界联系起来,未来郑州有希望成为世界航空枢纽”。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夏兴华说,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航程圈,可覆盖中国60%的城市,2小时航程圈,可覆盖中国80%的城市。这种典型的区位优势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非常难得。

在打造世界航空枢纽的漫漫征程中,郑州正在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破浪前行。我们坚信,郑州航空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精彩!

郑州区位优势不可复制

——访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夏兴华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夏兴华认为我国航空货运正在发生四个转变:由单一货运运输向物流经营模式转变;由单打独斗向与电商、快递合作转变;由点对点的航运向枢纽集聚式转变;机场管理由传统向国际化专业化转变。

说到郑州,夏兴华说,国家民航局支持郑州打造航空货运枢纽,主要优势在于区位优越。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航程圈,可以覆盖中国60%的城市,2小时航程圈,可以覆盖中国80%的城市,所以,郑州非常适合发展航空货运和快递运输。郑州这种地理优势是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非常难得。郑州利用优势打造货运枢纽,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夏兴华说,今年前8个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了100%还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代表了枢纽集聚式发展的方向。

本报记者 黄永东

航空港区建设是物流业一大利好

——访顺丰速运(集团)副总裁李胜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绝对是物流快递业一大利好。”顺丰速运(集团)副总裁李胜认为,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区,也是内地唯一一个提出以货为先的城市,它的存在对物流业的影响,不亚于自贸区。

在国内快递行业,顺丰速运的空运能力绝对是佼佼者。如今旗下的顺丰航空已经拥有了15架自有运输机,以及超过200条的空运航线。

在快递业务爆发式增长时,机场运力难以满足快递业提发货和中转分拨处理的时效要求。李胜认为,航空资源支援和保障不足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他表示,顺丰郑州的业绩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郑州良好的经济增长大环境。说起未来的发展,李胜表示,目前,郑州机场无论是通关的便利性,还是对外贸易的范围,都进展良好。顺丰集团正在酝酿与郑州、与航空港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本报记者 侯爱敏

加强与郑州交通运输合作

——访韩国道路研究院高级专家Seong Ho Han

“郑州处于中国高铁、航空、公路路网等多个交通枢纽中心,如果能将高铁与航空枢纽优势融合发展,前景非常光明。目前,韩国正在谋划建设从首尔通达郑州铁路,重塑古丝绸之路辉煌。”昨日,韩国道路研究院高级专家Seong Ho Han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非常看好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全球运输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大型交通枢纽城市势必要迎接打造多式联运中心的挑战。如何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融合,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在欧洲多个国家,航空运输系统与卡车运送相匹配,此外有些还需和高铁衔接,这样才能实现货物顺利流转。如何确保货物在运输全过程中安全、快捷、通畅?这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Seong Ho Han建议说,郑州航空港建设应充分考虑到立体交通枢纽的便利性。

“目前,韩国仁川机场与郑州机场也有密切合作,下一步,韩国还将加强与中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合作,其中郑州将是重要的客货集散中心城市。今后在航空和铁路等领域,郑州将与韩国首尔、釜山等城市合作更加密切。”Seong Ho Han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 成 燕

“全球39.5万名员工、年处理43亿包裹和文件、共有10万多台运输汽车、机场全自动化……”UPS国际航空运营副总裁杰森·富特在演讲中介绍了UPS如今在全球航空货运中发展的概况。

建设全球操作中心、百亩地面操作中心、就业机会中心、供应链配套校园、世界港名牌场所等众多大型与机场相配套的基础设施,UPS国际航空正在用今天的技术来解决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杰森·富特表示,航空货运要发展壮大,一个超前、长期、持续、合理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多式联运的整合与人才的培育等问题如果发展滞后,肯定会成为制约未来航空货运发展壮大的重要和直接因素。

杰森·富特说,国际航空货运在未来的发展中,除具有高技术的建设规划外,地方政府机关、航空当局、海关、私营企业、地方社区等机构还要有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协同效应发挥良好,能够给航空货运的效益和利润带去更多的惊喜。

本报记者 张 倩

超前设计航空货运发展规划

——访UPS国际航空运营副总裁杰森·富特

枢纽建设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访联邦快递亚太区副总裁Alan Turley

联邦快递亚太区副总裁Alan Turley是论坛上唯一一位用中文发表演说的外国嘉宾。

他认为,航空属于物流业的一部分,飞机同卡车一样是运输工具,共同的目标是满足客户要求——把货物从一个地方安全准时运到另一个地方。而从客户需求角度看,时间、费用和可靠性是关键。距离的远近今后可以不再用公里表示,而只需要问花多少时间、多少费用。他说,自己15年前乘火车从上海到郑州,费用很便宜,但是用了一天的时间;而这次来郑州坐飞机,花费虽然贵,但40分钟就到了。所以说,客户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运输,只看需求是否满足,自己的货物几点到。

“大家都在讨论多式联运对机场枢纽建设有什么价值,其实应该反过来问一问,机场枢纽建设对多式联运有什么价值?应该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比如问一问航空公司对机场建设有什么需求。” Alan Turley最后说。

本报记者 黄永东

航空货运枢纽的支撑因素是什么?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高级副总裁汉宁·则·豪森认为,航空货运枢纽离不开三大因素支撑。

首先,就是必要的基础设施。航空枢纽必须位于特殊地点,能连接贸易链,交通便利不会拥堵。机场内要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地勤设备、仓储设备,而且运营成本低,这样才对航空公司有吸引力。

其次,成功的航空货运枢纽,应该是有利益攸关方建立起来的一个高效的小宇宙。有货物集散地,方便整理货物;有完善的物流支持;高效的海关服务保证货物运输的快捷。而且,全天候的运输,针对药品、动物等特殊货物的设施,一站式服务等,都被证明是成功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要点。

再次,扩大与其他机场的连接,实现资源共享也是枢纽建设的关键。2013年,河南航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卢森堡航空公司。汉宁·则·豪森说,这种战略合作,必将助力双方实现更好发展。

本报记者 侯爱敏 黄永东

三大因素撑起航空货运枢纽

——访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高级副总裁汉宁·则·豪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