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相濡以沫夫妻情
社区里的“团圆味”
三棉西社区开展就业培训
金水区民政局在服务上做足文章
管城区500余万元扶贫帮困
二七区为农村一线教师办实事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志愿者活跃在街头
监督岗扎根汽车北站
中原区拆除违规楼体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大街办事处靠实干塑形象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本报讯(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帖迪生)在管城区东大街办事处,网格长每天通过民情日志记录辖区社情民意,成为联结群众和社区、街道的最好纽带。

网格长冯文凯在走访中发现,东关南里10号院,四周墙体破损、垃圾道未密闭,环境卫生较差。他认真记录在民情日志上,上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办事处经过实地查看后,立即对10号院进行改造。经过15天的施工,对院内车棚、地面、楼栋内墙体、垃圾道进行粉刷改造,增加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使整个楼院旧貌换新颜。

东大街办事处地处老城区,辖区近2/3的面积为棚户区,基础设施差。面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他们苦干不苦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捧着真心、带着真情,听民声、解民难、促幸福,凝聚党心、赢得民心。

他们建立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每周两次深入分包社区指导和帮助社区干部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开辟“晨光课堂”、“红色课堂”、“阳光课堂”、“空中课堂”、 “远程课堂”和“群众课堂”等六个课堂,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夯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平常,办事处的干部和社区干部基本不在办公室待,他们走大街,穿小巷,深入走访基层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问题。

“街道办事处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最接地气、更知民情。做好群众工作,体现党性,检验能力,考量道德良心,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东大街街道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曹广凤介绍说。

按照区委“百问百解”党建工程要求,扎实开展党员关怀帮扶,依托党员365爱心超市,每月向老红军、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50年以上党龄党员等发放爱心购物卡,累计关爱、帮扶党员近3600人次,发放关爱、帮扶资金16万余元。出资10余万元对塔湾52号无主管楼院危房进行加固修缮,为34名企业退转军人发放困难补助92301元,发放大病救助金35592元,为2428位老人办理老年绿城通。

如今,在东大街办事处,党员干部下社区更勤了,与百姓距离更近了,群众的心里踏实了,那种党与群众的“鱼水情”又回来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