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南瓜面鸡肉堡
贰臣洪承畴怎能成学习榜样
乾元街往事
《输赢》
高原菊颂 (国画) 上官超英
古人过“教师节”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
赵振乾 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贰臣洪承畴怎能成学习榜样

王振洲

刘宏伟先生在其所写《洪承畴的车道沟》(郑风8月23日)一文中,虽对投降清朝的明末大臣洪承畴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该骂,但总体上是为这个臭名昭著的叛徒歌功颂德。文中说:“若站在明清两朝的角度,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就推动历史进步而言,洪承畴的一生,足以彪炳千秋,何来骂名?他只是比同时代的人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罢了。”还说洪承畴“无论为哪一朝都呕心沥血、竭心尽力”。对在网上骂洪承畴的人,作者更不能容忍,质问:“不知这些骂人者是何立场?”好家伙,连清朝官吏都轻视其人格的贰臣洪承畴如今倒骂不得,谁骂就是立场有问题。作者更说洪承畴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何种角色上,都做到了兢兢业业,值得我们今天学习。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人都像洪承畴一样软骨头,哪还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什么推动历史前进,什么“看到更高”、“走得更远”,且看洪承畴的嘴脸。

洪承畴是明末的元老重臣,大学士,任过多种要职,特别是任三边总督八年,双手沾满起义的农民军鲜血,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他也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曾写一副对联贴在厅堂“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但到了关键时候,君恩被抛到九霄云外,臣节变成了屈膝投降。在数次打败清兵的名将袁崇焕因敌人反间计而惨遭处死,兵部尚书卢象声也殉难之后,明朝部队元气大伤。总兵祖大寿及其部下在锦州被围多日,请求支援。崇祯让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率八路总兵共十三万人马与清军抗衡。崇祯十四年,洪承畴所率明军在松山一带与清军战斗后大败。洪承畴及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臣、曹皎等被俘。其他人均被杀害,唯独留下了洪承畴,经劝说,他感激流涕,双膝跪在清帝皇太极面前投降。于是皇太极对他大加赏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并给唱戏作乐。清朝的一些将领心中不平,向皇太极问道:“洪承畴一霸囚,上何待之重也?”皇太极说:“我们所以栉风沐雨,是为了什么?”众人回答:“欲得中原。”皇太极说:“譬如行路,诸君皆盲目,今得一引路者,我安得不乐!”

洪承畴这个引路人对此心领神会,呕心沥血地出谋划策,引领着清军东杀西讨。台湾历史学者商阳在其所著《清朝的皇帝》一书中说洪承畴“以督部之尊,为招抚,为经略,所向成大功”,“东南、西南大定于洪承畴手”。

清军入关后大肆践踏、劫掠、杀戮,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杀了多少人?没有准确统计,也难以统计。但攻开江阴,杀人就达十余万。攻开扬州后屠城十天,史称“扬州十日”。还有嘉定“三屠”,满城血腥,惨绝人寰。清朝统治者还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汉人都要像满人那样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些地方甚至实行“一人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不愿剃发的人,一个个被活活杀死。

清朝统治者的残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极大愤怒,特别是江南群众,一次次揭竿而起。洪承畴生长在福建,在江南亲友故旧多,关系网盘根错节。清帝便利用他在江南招徕旧部、破坏义师,给了他极大的权力。顺治让洪承畴经略江南时明确提出:“抚、镇以下听其节制,兵马钱粮听其调用。”“吏兵二部不得掣肘。”

洪承畴可谓威风八面。但正直的中国人向来就鄙视那些没有气节认贼作父的贱骨头。在他们眼中洪承畴不过是条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洪承畴曾派人到福建南安接母亲,想让老人跟着享福。岂知母亲一看到他就举起拐杖,愤怒地说:“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吗?我打死你为天下除一害!”他的弟弟更因哥哥降清而感到无脸见人。洪承畴在泉州建了豪宅,母亲和弟弟都拒绝入住。洪承畴早年的弟子金正希,一天来到南京见洪承畴,说是写了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洪承畴正心烦,借口眼睛不好不看。金正希说:“我读给你听。”他不顾洪承畴身边人员劝阻,大声朗读起来。他读的竟是当年崇祯皇帝对洪承畴的祭文,还没读完即被抓了起来。原来崇祯十四年松山之战时,崇祯皇帝先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畴被俘后宁死不屈,已为大明朝效忠。崇祯对这位老臣之死深感悲痛,下诏要为洪承畴建祠堂,并对洪承畴、丘民仰等举行隆重仪式进行祭奠。祭文还没有读完,又接到急报,证实洪承畴已经投降,把个崇祯气得要死。此事很快传开,一时成为笑柄。

洪承畴和一切叛徒的下场一样,其可利用的价值罄尽后即被冷落。一般大员退休,皇帝都要授予显要的荣誉职位,而对兢兢业业、尽忠到老的洪承畴,康熙皇帝只给了个微不足道的三等轻车都尉,清史更把洪承畴列入贰臣传。这种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呢?刘宏伟先生竟号召人们学习,实在可笑之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