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第一次进城
书斋书屋和书巢
清风(国画)傅春梅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遵义豆花面
感怀刘禹锡
唐太宗惩“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还有一种叫“懒汉鞋”的布鞋,后来又称“片儿鞋”,十分流行。这种鞋廉价、方便,松紧口,提上就走。最流行的,是黑布面、白边、白塑料底的懒汉鞋,俗称“白边儿懒”,以天津产的“天津便”为最好。上了中学,萌发了点招摇心劲的孩子,将这种鞋视为追求对象,一旦穿上了它,其他款式的懒汉鞋就不在眼里了。

冬天都穿条绒面的五眼棉鞋,俗称“北京棉”,区别在于鞋底。和“懒汉鞋”一样,白塑料底最流行,下雪时孩子走路爱打“出溜滑”,这种鞋脚感特滑溜。

口罩属于当年的高档生活品系列,很多人其实也不正经戴,或者舍不得真戴,而是把口罩塞进上数第二和第三个扣子之间的衣襟里,带子留在外面。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时尚标志。其功能近似于今天男人的领带或女人的首饰。

孩子都难免毛糙,丢三落四,经常是人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忽然发现没戴口罩,那是一定要回家去取的,否则,这身衣裳再时髦,也差着行市。口罩带子竟成为一种最时髦的点缀,反衬出孩子穿着上的单调。

6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在秋冬的棉衣外面,罩上一件前翻一字领、小西服领、上肩、五个扣的布上衣。这种衣服被称为“迎宾服”,大约是因为它可以用作接待外宾等重要场合,很像男人的中山服,只存在领式和口袋儿上的变化。这种所谓的“迎宾服”,不罩棉袄时也可作春秋两季的外衣。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中非常流行,后来已显得土气,但在中老年妇女(特别是部分普教女教师、女干部)中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后期。

整个60年代,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的潮流,当年一度游行的顺口溜中,有一句为“狂不狂,看米黄”,指的也是军装。

雷锋帽、“国防绿”上衣或一身“国防绿”,脚上穿“片鞋儿”,背“军挎”,把26“燕把”链套转铃八成新的自行车车座拔到顶,手挂钢丝锁。这副打扮,今天叫“酷”、“潮”,用那个年代的词来形容,叫“份”、“狂”。

现在的影视作品里那个年代的孩子,人人一身军装。

其实“文革”前期,孩子的穿戴并非独以军上衣能领风骚。院子里的半大孩子结伙骑车出行时,部队大院是一身绿,地方大院是一身蓝。倘是两类院子相邻或相对,这种对比尤其分明。孰优孰劣,没有公判。

后来,从军成为时髦的就业方式,不独军队子弟,地方大院孩子参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军装这才跟着走红,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学生装”。

当“文化大革命”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认为解放军战士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解放军服饰形象成了最革命、最宝贵、最纯洁、最可信任的象征,可以想见当年军服的感染力是惊人的。

先是军人子弟翻出父辈的军服,一身绿军装加褐色皮腰带,显得格外神气。在他们的倡导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学校陆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小学也不甘示弱,纷纷成立了红小兵组织,工人、农民开始成立“赤卫队”,一时“全民皆兵”。

找不到真正军服的红卫兵小将就去买军绿色的制服,通称军便服。这种衣服当然不够正规,纽扣是全塑的(真正军扣是塑料面后装铜环),但上面也印有“八一”两字,形同于解放军军服纽扣。尽管这样,穿上也很神气,因为它暗示着装者出身好,是国内高人一等的公民。如若出身不好,或是所谓“黑五类”,是无权穿用哪怕是仿制的军服的。

“全民皆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民兵操练,其中有一个运动是“拉练”,即“拉出去练一练”的模拟行军。这时,工人、知识分子和在校学生都以一身军装为荣,不穿军便服的穿蓝、灰色制服,但也戴绿军帽,背后一个打成井字格的行军背包,再斜背一个“军挎”和水壶,军挎包的带子上系一条白毛巾,脚穿胶鞋,一时成为城乡一景。

这种人人穿军装的时代,随着“四人帮”垮台及改革开放的到来才逐渐淡化。(参考华梅:《中国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国务院规定不在国内销售口红

北京西单商场化妆品组的李淑琴,熟悉化妆品知识,热心帮助顾客挑选,像胭脂,她就介绍母亲们给孩子买朱红的;当肤色红黑的少数民族姑娘来了,就介绍她们使紫红的,以便显得更加健美。碰到夏天来买“雪花膏”的男顾客,她就介绍买“杏仁蜜”,说这种雪花浆,里边有点杏仁油,擦起来不太白也不太香,清爽不油腻。

地安门百货商场化妆品柜台售货员郭晴霄,受到李淑琴的影响,渐渐也成了明星营业员,对化妆品的认知不亚于今天的美容教主。

她自己并没有用过化妆品,她的知识是向顾客学来的。碰到演员来买货,她就跟他们询问口红、眉笔之类的使用体验,不出几个月的功夫,她就了解了200多种化妆品的特性、功用和使用方法。有了本领,服务质量也就提高了,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地安门百货商场的售货员们都公认她是“服务标兵”。

她认为:“群众要求生活越来越美,化妆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哩!”

没想到,一到60年代,口红等化妆品渐渐为“革命”所不容。

1966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财政贸易和手工业方面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规定:呢绒、绸缎、烟、酒以及劳动人民的舞台、银幕需用的化妆品,还要继续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品种不要轻易取消。口红这类高级化妆品,不要在国内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

买不到口红,爱美的女性也有招。

凤仙花,又叫指甲花,小桃红。采几片凤仙花的花瓣,与明矾一起捣碎了,覆盖在嘴唇上,轻轻抿几下,唇色立马就变得鲜艳欲滴,但是要小心别给人看出来了。

在学校里,遇到孩子们演出,老师会拿出一张红纸,用水沾湿了,让孩子们张开嘴,咬住,抿几秒钟,把嘴唇染红。

有研究表明,搽抹口红的女性笑的时候更多。而且,看到红色,人的代谢速度会提高13.4%,还会引起人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如使血压升高,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加快,促进食欲等。有句俗话叫秀色可餐,唤起人诗情联想的,一定有口红这个重要因素。

美国的一条著名的关于口红的广告语说:“口唇不化妆的女性,就像不会发光的电灯泡。”

8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