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第一次进城
书斋书屋和书巢
清风(国画)傅春梅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遵义豆花面
感怀刘禹锡
唐太宗惩“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次进城

卞 卡

第一次进城来的是郑州,时间在1953年盛夏,为的是考初中。那一年我高小毕业,因家里经济条件差,考不考初中、去哪里考,心里一直纠结着。我家在黄河北岸,当时属平原省管辖,毕业的学校在黄河滩区一个村子里。老师当然希望我们继续读书,并且建议去县城考,如果想跑远点,可以去新乡报考,那是省会城市。那时凡出县考试,如不被当地学校录取,考试成绩会被转回县里,由县里的学校择优录取。我们做了比较:以我村为起点,到县城68里,到新乡90里,到郑州坐船过黄河45里,但得跑几十里路,坐火车70里,只需走12里到火车站。最后决定来郑州报考,即便考不上,也算去了一趟郑州。

我们学校来郑州报考的共8人。母亲为我烙了一大摞白面掺玉米面的饼子,焙得很焦,天气炎热,怕霉。我用粗布单子包了饼子、课本,还有毛笔和墨盒,按共同约定的时间,我们一伙乘火车来到了郑州。

当时的郑州刚解放四五年,百废待兴,很难谈得上繁荣与繁华。但我们毕竟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与新奇。我们村有人在郑州开了一个水果店,地点在现在的解放路新华书店附近,名为“利民水果行”。果店老板不知是念其老乡情谊,还是同情我们一群十二三岁的农村孩子,同意我们在店里落脚,并在放水果篓的棚子里腾出一块地方,备了几领芦席,供我们歇息和晚上睡觉用。

水果店离二七广场很近。当时的二七广场很简陋,木栅栏围了一个圆圈,圈里长着高高低低的草,中间用木棍和木条搭了一个塔状物,塔上装着一个喇叭,晚上有一盏电灯亮着。当时郑州最繁华的街道是大同路、德化街、钱塘路和二七路,人们多在这几条街上流动。为了“赶考”,我们白天躲在水果店里复习功课,晚上就到二七广场听喇叭里播放的戏曲。离二七广场不远,二七路西边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有两个人放大的照片,一个是韩兰根,一个是常香玉。常香玉的镜框里写的是“爱国艺人常香玉”,据说韩兰根也是个艺人。喇叭里播放的有常香玉的唱段,是哪一出戏的,我们不知道。

我们报考的是省立郑州二中。开考那天,我们去了位于弓背街的校园,连续两天,考试结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没想到的是,可能因为一个多星期每天吃烙饼喝凉水,很少到饭馆吃碗面,加上紧张的复习和考试,身体透支太厉害,回到家后我害了一场病,身体非常虚弱。当时录取新生不发通知书,名字登报纸,正在我因身体欠佳而愁眉不展时,我的老师将登有我名字的报纸送到我家中,还对我进行了夸赞和鼓励。秋季开学,我和同被录取的4位同学一起去学校报到了……

从那以后,初中、高中、大学,十年寒窗苦读,都在郑州,毕业后又分配郑州工作,直至退休。岁月蹉跎,从第一次来郑州,迄今61年倏忽过去,我从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变成了这座新兴城市的一位老居民。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里,我总爱选一路公交线路,以闲适的心态坐在车厢里,观看沿途的楼房、街道和行驶的车辆,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凡此都能引出我极大的兴味和慨叹。人生苦短,而具体到一个人,比如像我,61年却是个不短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我整个的身心全都融入了郑州飞速发展的旋律之中,郑州的一切变化都装在我的心里,都能叠印出我深沉而多情的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