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第一次进城
书斋书屋和书巢
清风(国画)傅春梅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遵义豆花面
感怀刘禹锡
唐太宗惩“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遵义豆花面

李玉林

遵义豆花面(豆浆面)是遵义人的一种独创。面条上盖着一团雪白、细嫩的豆花,面条浸在豆浆之中。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点豆腐的窖水存放几天后成为酸汤。用这种酸汤点豆腐,使豆腐没有石膏或卤水的苦涩味,比一般豆腐细嫩,比豆腐脑紧扎。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开初是素面,是一位慈善家专为来湘山寺烧香拜佛的人做的,因而取利微薄,怎样才味美,不少人为此献计献方,到民国年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遵义豆花面,生意兴隆。

1958年,邓小平等人视察遵义时,还专门到遵义市老城的豆花面馆品尝了“豆花面”。外地来遵义的旅客,总要寻到豆花面馆以饱口福。

新中国成立前夕,遵义市老城、新城都有开豆花面馆的,但真正有名的还在如今万里路口的狮子桥一带。当年这一带是菜市,开豆花面馆的有好几家,其中有户四川人、张姓的生意最兴隆,而且价廉物美。张家豆花面父子分工合作,老大专掌灶、老二专门制面条、其父专制辣椒,均有独到之处,为人所不及。豆浆、豆花全由家属磨制,独家经营数十年不衰。光临该店的顾客常排着长队。新中国成立后,“豆花面”曾经萧条了一段时间,仅剩下老城新华桥头附近的一家。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兴旺起来。

遵义豆花面的制作,必须具备以下原料:“豆花”,以黄豆磨浆经点酸汤而成水豆腐,用豆浆煮熟,比普通豆腐细嫩而绵扎。“宽刀面”,选用上等面粉掺和鲜鸡蛋,外加少许碱水和芡粉制成,比普通面条要宽一点、长一些。作料和肉臊,需红辣椒油、猪油、熟菜油、麻油、味精、葱花、姜丝、香椒末、鱼香菜和碎细的鱿鱼、猪蹄筋、鸡肉丁加油炸花生米。豆花面味道的好坏,关键在肉臊。清朝光绪年间,豆花面是一种素食,后来经过改进,加上了肉臊。肉臊是用猪腿筋肉和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榨菜丁,拌上适量甜酱、胡豆瓣酱等,再用猪肉和菜油各半的混合油炒熟,加上几颗香酥的花生米,放入小碗内,再佐以辣椒、酱油、味精、葱、姜、香菜等的香料。

做豆花面煮面也是有讲究的,要用豆浆煮,味道比较鲜美。还要备有一锅干净的豆浆,做汤用。豆花要热,面条不要煮得太软,鱼香菜必不可少。

盛装豆花面,需一碗一碟,碗里先装面条,“豆花”盖上,再加豆浆;作料和肉臊用小碟拌匀盛着。吃豆花面时,可以选择干吃,蘸着蘸水,食欲顿开,鲜美上口,鲜香嫩滑,面条绵韧,豆花嫩滑,蘸水鲜香;也可以选择有糖的吃法,就是将豆花面和豆浆混合,再倒入做好的蘸水,也很美味,不过建议干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