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诗之趣

陈永坤

情趣。诗之情犹如百花千卉,各呈美妍: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欢情;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怨情;有“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放之情;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尽时”的缠绵之情;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伦之情;有“一夜征人尽望乡”的乡土之情;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报国之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友爱之情……“落月摇情满江树”,情,满溢在诗的宇宙里。

雅趣。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是疏淡之雅;李商隐的“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是典丽之雅;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则是奇谲之雅……我们读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读闻一多的《红烛》,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读舒婷的《双桅船》,也都会有优雅或清雅的美感,从而获得某种微妙的愉悦。

俚趣。多半属于民歌,它们较少修琢,具有质朴清纯的美。读读《诗经》中的“风”诗,读读历代民歌,我们就可以感知了。事实上,有些大诗人并不因为民歌体的诗俚俗而不屑为之,刘禹锡就写过脍炙人口的“踏歌词”、“竹枝词”,如:“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还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不是很有俚趣,极富美感吗?

谐趣。谐趣在乡野味的民歌里,在富嘲讽味的或戏谑式的诗中,常常可以领略到。打油诗被人视为“不入流”,但打油诗却往往多谐趣。鲁迅曾戏作新打油诗《我的失恋》,诗中说:“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意在嘲讽而语颇滑稽,足以博人一粲。谐趣的诗常有解颐心爽,开胃通气的妙效。

妙趣。可能是悦于妙句,如杜甫状写爱花人之痴:“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谢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这“商量”一词,真叫人拍案叫绝。冯至早年在一首诗中,把“寂寞”喻为“长蛇”,“梦境”喻为“花朵”,既奇谲又美丽;即使只读它一遍,也永久不能忘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