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探究融合关注转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路下穿工程 进入冲刺阶段
新能源客车距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
鸡王社区:好日子就在眼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路下穿工程 进入冲刺阶段

随着我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市区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为方便大家出行,我市对多条道路建设了快速路工程,昨日记者从工程项目部了解到,我市重点畅通工程之一的黄河路下穿北编组站工程施工有了重大的进展,通车之日指日可待。

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黄河路与沙口路交叉口西侧的下穿北编组站工程施工现场看到,相比于前段时间,这里已经没有过去大型机械施工作业的场面,而这里在过去是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施工人员需要将提前在东西两侧做好的长度分别为44米和38米的双孔箱涵,顶进北编组站近20条的铁轨下侧,同时还不能影响上侧铁轨正常通行,而昨日现场箱涵东西两侧已经没有了顶进设备,两侧的箱涵已经打通,这也预示着黄河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已经完成80%。

据中铁七局黄河路项目部项目书记张江涛介绍,这项顶进施工是从5月底开始的,两侧各15000多吨的箱涵需要向铁路桥下移动80米左右距离,整个顶进施工中没有对上侧的列车运行造成任何影响,在顶进完成后,这两天已陆续开始相关市政工程的施工,另外,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下穿北编组站的西侧两座道路桥梁也已经基本浇铸完成,只剩市政道路的扫尾工程部分。

施工现场技术员牛照永告诉记者,黄河路下穿工程东起沙口路,西至嵩山路,在年底通车后,他们还将抓紧建设黄河路西延至西站路的工程,以方便市民的出行。同时,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目前我市东西方向的道路有多条也正在施工,其中金水路目前正在实施西延工程,西延后总长约22公里,另外,目前正在建设的陇海路高架工程西起西三环,东至京港澳高速,全长约21.5公里,而在北边除了现有的18公里长的东风路外,已经规划公示的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很快也将开工,全长约10.8公里,再加上黄河路在下穿施工完成后全长达到20公里,成为我市东西向最长的道路之一。

郑州电视台记者 许 浒

记者简介

许浒:现年34岁,2005年来到郑州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一直工作至今,工作中一直本着为群众服务的原则,采访报道了大量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节目,近几年屡获奖项。2008年长消息《园田小区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获郑州市优秀新闻一等奖;2009年系列报道《撒雪惹怨 市政道歉》获郑州市优秀新闻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新闻三等奖;2010年专题报道《欲收失地 狮虎出山》分别获郑州市以及河南省优秀新闻一等奖;2011年系列报道《注水牛肉源头 记者深入调查》获郑州市优秀新闻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新闻三等奖;2012年系列报道《聚焦神九发射》获河南省优秀新闻一等奖;2012年连续报道《90后最美学警李博亚》获河南省优秀新闻三等奖;2013年新闻评论《别让蓝天成新闻》获河南省优秀新闻一等奖;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郑州市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称号。

从业

感言

“神圣”、“无冕之王”是大家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普遍认识,然而,通过近十年的工作经历,我却感受到,记者的工作是平凡的,它就和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一样,日复一日地为郑州的发展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有时候,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在室外连续蹲守几天只为暗访到精彩内容;有时候,这份工作是要有“狗”的嗅觉——暗访食品加工小作坊、注水牛肉猪肉等食品安全报道,很多时候只能根据模糊的线索闻着味道去寻找食品加工地点,还要伪装“身份”灵活应对面临的种种困境;有时,这份工作又是不能“恋家”的——所在的《郑州大民生》栏目一年365天不停播,从事记者工作以来,在中秋节、家人生日等往往是家人团聚的节假日里,我们往往都在新闻现场……这些时候,最害怕听到的是家人的声音,最愧疚的是自己对家人的一份责任!但是,每当看到新闻呈现在观众面前,心里又有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希冀与感慨。

无论这份工作多么艰难,它每天都带给我激情与挑战,它每天也让我收获着“成就”和“满足”,正是有了这无数次的磨炼之后,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富足和美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