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偷你的心情,写情歌》
要努力
山中即景
惊堂木
偏爱庞统
一技之长
qhq4b37
qhq4a3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偏爱庞统

宋宗祧

对于三国时期刘备的两个智囊诸葛亮和庞统,如果要搞个民意调查,看他们谁最受欢迎的话,没有悬念,答案肯定是诸葛亮。但我却不一样,我是偏爱庞统的。

那么我到底喜欢庞统什么呢?再者,庞统与诸葛亮相比,有哪些不一样呢?

首先是庞统处事比较低调。庞统从不高调宣传自己,不造势、不炒作。毋庸讳言,诸葛亮与庞统都是有志于天下的人,但诸葛亮更急于让世人了解自己的才干。为此,诸葛亮又是自比于管仲乐毅,又是高歌《梁父吟》,显得有些张扬。对于诸葛亮和刘备的龙虎风云际会,按诸葛亮《出师表》的说法,是刘备“三顾臣于茅庐之中”,然而《魏略》却说是诸葛亮主动去见的刘备。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前者说明诸葛亮有心计,他在一步一步吊刘备的胃口;后者符合诸葛亮急于出山,像管仲乐毅那样做一番大事的迫切心情。但庞统不是这样,他很内敛。按《三国志》的说法是,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在庞统19岁的时候,他去见了颍川的司马徽。司马徽采桑于树上,庞统盘腿坐于树下。自晨至昏,一番交谈,司马徽很是称奇。从此,人们开始知道了庞统的大名。

第二是庞统爱惜人才。蜀中的彭羕有经天纬地之才,想为刘备所用,就去见庞统。庞统与彭羕本是陌生人,而且还正有客人。于是彭羕就直接倒在庞统的床上睡觉,说客走后与庞统详谈,但庞统一点都不怪。客人走后,庞统招呼彭羕坐下,可彭羕又要求庞统给他弄饭吃,然后再正式进入谈话程序。这样一折腾就天色晚了。于是两人在庞统家里一连谈了几天。庞统十分欣赏彭羕的高见,便和彭羕一起去见刘备。刘备也一样被彭羕折服了,于是,欣然笑纳。接着,刘备多次让彭羕宣传军事,指挥诸将,并授予彭羕治中从事的职务。彭羕由一介徒隶一朝发达,不免有骄矜之色。诸葛亮对彭羕虽然表面上也按礼数接待,但心里很不以为然。他多次到刘备那里打小报告,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对诸葛亮自是言听计从,于是很快疏远了彭羕,将他贬官外郡。从诸、庞二人对待彭羕的态度看,庞统似乎更大器一些。

第三是庞统不唯上。刘备取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中途用计赚刘璋的大将杨怀、高沛出迎,而后斩之,并于涪陵(今属四川)举行盛大宴会,歌舞庆祝。席间,刘备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有点喝高了,大怒,就把庞统赶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刘备想明白了,就很后悔,又叫人把庞统请回来,但庞统并不致谢,坐回原位,该吃吃,该喝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一番话语,是谁错了?”庞统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君臣都错了。”

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刘备与关羽义同兄弟,决心动员全蜀之兵讨伐孙权。这时候,庞统已经死了,如果诸葛亮能劝一劝刘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暂息雷霆之怒,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夷陵之败。但是,诸葛亮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刘备败回白帝城(今属重庆)以后,才叹息说:“如果法正活着,就一定能阻止主上使不东征,即便东征,也不会失败得这么惨。”但要我想,如果庞统活着,说不定也能阻止刘备不东征……不过,这里的关键不是能不能阻止;而是态度,即当时敢不敢劝谏。在这点上,卧龙倒着实有逊于凤雏呢!

说到底,诸葛亮并不比庞统优秀多少,但确实比庞统精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