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又逢全国交通安全日
交警提醒勿忘文明行
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违法名单
颍河路与工人路交叉口
机动车乱停乱放行路难
银基周边三条街“抱团拥堵”
大学生4年为艾滋病儿童募捐衣物3.8吨
今晨 省人民会堂“素面”示人
郑州景区浙江“销”风光
推出多项优惠大礼包
我省新增20件驰名商标
中国游客海外自由行
支付宝能刷“交通卡”
公交进入温暖冬运
车次加密车厢预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学生4年为艾滋病儿童募捐衣物3.8吨
我为正能量代言

本报记者 王红

大学4年,他通过社会爱心捐助完成本科学业;大学4年,他努力为艾滋病儿童募集3.8吨衣物、6000册书籍、9284.5元捐款,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他是郭兴森,郑州大学法学院2010级毕业生,今年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研究生。他是“郑大最美志愿者”,也是“全国最美大学生志愿者”候选人。

走上公益之路,对郭兴森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自从迈入大学校门,郭兴森就是依靠社会爱心捐助完成学业,因此,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帮助他人的念头。

2010年年底,郭兴森通过网络,偶然看到了介绍艾滋病患者儿童的专题网页。看着一张张令人心酸的照片,他突然觉得应该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就这样,2011年1月,郭兴森走进了艾滋病高发地区实地考察。

“当时确实很忐忑,甚至带着一点恐惧。”回忆自己第一次去的情形,郭兴森记忆深刻,村庄里,民风淳朴,但是,村里少有青壮年,居住的多是瘦削体弱的老人、病人和孩子。当地多数孩子的父母因为艾滋病丧失了劳动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成了难题。

正是这一次实地见闻带给郭兴森很大的触动,他寒假一回到家乡,就联系了一批高中校友开始策划起公益行动,并向大家发起了募捐倡议。

让郭兴森没想到的是,倡议发出后,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都纷纷献出爱心,有个体户捐出整套的新衣,有老师给孩子捐赠精美的书籍,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愿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活动开展的第一年,郭兴森就和伙伴们募集到了1.3吨的书籍物资,2599元捐款。虽然每个人单笔捐助的数额不多,但是大家都捧出了一颗温暖的心。

募捐过程中,郭兴森也曾遇到困境,起初家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不支持;联系物流公司转运物资也不止一次碰壁,但郭兴森和伙伴们始终坚信,做公益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只是三分钟热度,对受助的孩子们来说反而是伤害。

“我每次去当地,孩子们都把我当作哥哥一般亲。”提起艾滋病儿童,郭兴森更多的是感动,每次去,孩子们都会把自己珍藏的好吃的留给他一起分享;围着郭兴森叽叽喳喳诉说自己的心事;和他一起摘果子、下棋、扔沙包、玩叠罗汉等游戏。

郭兴森说,我知道能为孩子们做的有限,但是,为了孩子们信任的眼神,不管多难,我也会坚持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就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更多援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