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支付宝十年“对账单”:总支出423亿笔
TD-LTE已成我国发展最快移动通信技术
沪指重上3000点 亢奋A股走向何方
优质食品进社区
邀请居民齐品鉴
河南公开拍卖
补充耕地指标
全国猪肉价格
同比降幅近6%
温州一个体户非法
吸收资金1.07亿元
国家质检总局拟停止
在用机动车“油改气”
zw4c7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沪指重上3000点 亢奋A股走向何方

新华社记者 潘 清

时隔44个月之后,沪指于12月8日重新站上3000点整数位,深证成指当日则录得近5%的巨大涨幅。

比起新高和天量,站在3000点上的投资者们显然更加关注,在资金持续涌入的推动下,极度亢奋的A股将走向何方?

一样的3000点不一样的市场环境

沪指上一次从3000点回落是在2011年4月末。彼时,标普下调美国评级,令市场风险厌恶情绪骤增,欧美股市纷纷走弱对A股形成拖累。而在当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加息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央行仍会继续加息。对流动性持续收紧的预期,导致沪指失守3000点整数位。

同样是3000点,当下的市场环境与44个月前大相径庭。从海外市场看,伴随经济稳步复苏,海外市场普遍回暖,带动全球风险偏好普遍改善。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已成定局的背景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仍一路上行,并于12月5日攀上17991点的历史新高。

反观国内市场,央行时隔两年半后首度降息,对高达约46万亿元的储蓄资金形成触动,产业资本、理财资金、房产投资资金、QFII等多路资金也在股市“赚钱效应”的感召下纷纷入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趋利的本性驱使多元渠道的资金奔向预期收益率更高的股市。“从某种角度说,国内资产配置的再平衡过程导致了A股的放量大涨。”汇丰晋信基金经理丘栋荣说。

与此同时,境内市场投资工具的日趋丰富也为单边市行情提供了杠杆。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沪市融资融券余额高达580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5755亿元;深市融资融券余额为30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3056亿元。

站在3000点 将向何处去

站在3000点上,亢奋的A股将向哪里去?

对此,业内的预期似乎并不一致。在部分机构看来,作为本轮行情的“主角”,具备良好盈利能力的大盘蓝筹股长期处于估值偏低的状态。即使经过近期的持续走升,放眼全球中国蓝筹股群体依然是“价值洼地”,未来仍有进一步修复估值的空间。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丘栋荣表示,与美国标普指数约20倍的市盈率相比,目前上证综指约14.4倍的市盈率依然处于低估状态。“下一步驱动A股的将是全球资产配置的再平衡过程。”丘栋荣说。

另一些人士的观点则显得相对谨慎。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表示,如果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企业经营能够提供稳定预期,投资者不必对后市有太多担忧。但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

“当前中国股市面临的是宏观经济稳定性不强的现状,加上非常态资金入市为股市带来不稳定因素,A股恐怕难以摆脱牛短熊长的弊病。”仇彦英说。

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则将本轮行情称为“杠杆上的牛市”。在他看来,与以往的数轮牛市不同,在本轮行情成交量的巨幅放大中,各种形式的融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杠杆融资是把‘双刃剑’,单边上涨时的确会放大盈利。但一旦行情出现大的调整,亏损幅度也会相应放大。”滕印说,投资者若非量力而行,很可能在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兑现过程中遭受损失。特别是考虑到小盘股流动性差的特点,融资者面临的潜在风险更大。

事实上,在A股后市如何演绎这个问题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位业界专家能给出标准答案。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市场狂热时保持冷静,在把握机会的同时关注风险,才能避免在热潮褪去时成为“裸泳者”。

新华社上海12月8日专电

降息“引爆”做多动能 沪指重上3000点

延续近期的强劲走势,本周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一鼓作气突破3000点整数位,最终以3020.26点报收,较前一交易日大涨2.81%。

深证成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尾盘仍录得4.84%的巨大涨幅,以10554.57点的收盘点位再度创下阶段新高。

从短期来看,这一波突如其来的行情始于11月24日。11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非对称降息,不仅对冲了即将到来的IPO冻结资金峰值,更“引爆”了市场蛰伏已久的做多热情。

最近的11个交易日内,沪指仅在12月1日出现过0.10%的微幅回调。深证成指则连续红盘报收。按照收盘点位计算,沪深股指期间累计涨幅高达21.45%和26.67%。

在股指持续攀升的同时,A股交易量也逐级放大。12月5日,沪深股市创下1.07万亿元的史上最大单日成交纪录。8日,两市成交略有萎缩,但总量也超过了9800亿元。

从中长期来观察,自沪港通试点宣布,以及“新国九条”颁布以来,市场信心逐步重聚推动沪深股市持续震荡上行,至11月末沪指实现了罕见的“月线七连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