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掌故
文艺评论
新书架
郑州古塔
散文
博古斋
lh4c4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古斋

古人防火

连 航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更夫按时辰敲打竹制响器的一幕:时近黄昏(一更,夜的开始),街上就开始传来一阵阵“笃、笃、笃,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水缸满满,灶仓清清!”之类的呼喊声。这时,人们就会去看一看灶台上有没有火种,并将柴草拿净。

其实,我国古人很早就有了防火意识。《周礼》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仲春二月,当天上的火星行将出现之日,宫廷中负责掌管用火的司员要敲着木铎走街串巷,以做好防火的宣传工作。唐朝皮日休在《人林屋洞诗》中曾说“腰下配金兽,手中持火铃”。诗句中的“火铃”就与木铎一样,只不过是铜质报更喊火烛的器具。

我国古建筑以木质为主,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历朝历代除了立法外,各家各户还备有防火工具。普通人家常备有一口大缸,用于盛放生活用水和防火使用。有钱人家就不同了。唐朝,大户人家开始使用水袋灭火。水袋由马或牛皮做成,可装三四百斤水,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出现火灾时,就由三五个壮丁抓着竹子,向着火点注水。水囊是宋代常用的灭火装备。水囊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着水,起火时,把水囊扔到着火点上以灭火。此外,北宋还有一种被称为“唧筒”的灭火装置,它既能汲水又能排水,在当时多用于灌溉。宋《武经总要》载:“唧筒用长竹,下开窍,如絮裹水样,自窍唧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消防队。北宋时汴京(开封)设置了专门的消防机构,称为“军巡铺”。军巡铺的铺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救火时,铺兵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运水的、有灭火的,还有救护居民的。除了救火,军巡铺还负责防火,每到夜晚,铺兵就要深入街头巷尾检查消防情况,并提醒居民注意防火。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主要街道都驻扎有“防隅军”消防部队。在这支部队里,有一套严格的奖惩机制:对于听从指挥并奋力救火的人,给予重赏;在救火过程中受伤的人,准以放假养伤;而玩忽职守或贪生怕死之徒,则依军法治罪。

明清两代明确规定,凡是故意放火烧自己的房子,却烧了其他人的屋子和财物的,要将纵火者发配到边疆充军。此时还建立起既可防火又能缉盗的“铜铃夜巡制”。据载:“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定十八夜巡,铜铃七十有八。”“初更遭军人摇振,环城巡警。”而国都紫禁城则在宫殿前放置大水缸(名为“太平缸”或“吉祥缸”)用于消防。水缸的水每天都要更换,防止有异味、生蚊虫。冬天,水缸则要“穿棉衣”保暖,如果天气特别冷,还要给水缸烧炭加热,防止缸里的水结冰。

到了清朝顺治以后,出现了“水龙”,据说这是从日本传来的一种引水工具。清代诗人吴东发观看“水龙”表演后做出“数人并力运枢机,呼吸纵送左复右”的描述。由此可推知,这是一种人力水泵类的灭火器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抬木质手柄,通过软水管将装在桶里面的水喷出来。《清宫述闻》中称:“紫禁城内禁区饬火蚀,乾清宫等到处机桶(防火器,亦名激桶)70架。”据史料记载,雍正元年,朝鲜大使来华,当得知“水流器”可“救火灾者也”,便告知朝鲜王,受到批准后就下令造置,自此该消防器传到朝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