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裕公塔
《第一商会》
榴园醉秋
西杨村与朝凤路
味即浓时降秋霜
东京梦寻(三章)
qhq4c23
qhq4c3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裕公塔

王学宾

裕公塔位于塔林中部,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为六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0余米,是塔林中最高大古塔之一。塔用水磨砖砌成,第一层檐下雕有斗拱,塔身前有砖雕塔门,上有石制塔额,上刻“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额文,为洛阳白马寺宗主龙川立石。塔基束腰处六角刻有力士雕像,今已损;其六面刻有莲花、菊花等花草图案。在裕公塔周围还有高1米的护栏围栏。裕公塔结构严谨,工艺精湛,为元塔之精品。

塔主裕公,名福裕,字好问,号雪庭,人们多把他的号与名连在一起,称为雪庭福裕。

福裕曾拜太原名僧仙岩寺休林老和尚为师,后赴燕京投万松行秀门下学禅法,名声渐大。1249年,由曹洞宗宗师万松行秀与临济宗名匠海去印简共同推荐,住持嵩山少林寺,时约6年之久。

福裕至少林寺后,大力经营,将少林寺恢复到金代的规模。他还重整少林寺的下院永庆寺,恢复白马寺,因缘会合,倾动一时。因为福裕的声望与权力,少林寺展现一派崭新景象。

福裕的灵塔,在少林寺塔林的中心位置,塔额是“宣授都僧省、少林长老、特赐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塔”,由“宣授江淮都总摄、扶宗宏教大师、释源白马寺宗主龙川管钱”立额,时间是1287年。偌大的少林寺塔林中,有唐以来200多座古塔,唯有福裕的塔周边有一个1米来高的“U”形青砖围墙,由此也可以看出福裕在少林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影响。

福裕禅师为了少林寺的久远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宗教改革。他巧妙地借用以血缘为核心的世俗宗法制度和组织结构,在少林寺确立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法脉传承体系,立起“曹洞根本一宗”,福裕定制:“凡皈依我寺者,必皈我宗。”这就规定了少林寺永远是曹洞宗的法席,代代只传曹洞宗的禅,并按照民间宗谱以字辈分长幼的办法,拟定了从他开始至第70代的字派。

从此,少林寺僧人的法辈排列都以此为序,少林寺变成了曹洞宗名副其实的“子孙丛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