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模范的力量 教育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助推郑州教育发展
2014助推郑州教育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4助推郑州教育发展
冯长群王一溪周梦红吴红霞

十大新闻

本报记者 李 杨

(上接9版)

李振江

他,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14年度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他带领的学校从包括集体和教师个人都很少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到先后获得的国家级以及省市区级荣誉多项,还作为唯一一支代表河南的学校舞蹈队,在北京中国民族剧院参加了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组织的“新农村美育工程”展演……他,就是管城区南十里铺小学校长李振江。

自从2009年担任校长以来,李振江分析了学校的现状后认为,作为一所相对落后的学校,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才是一条学校能快速发展的捷径。在经过了一年的前期考察、学习、培训后,从2010年9月开始,李振江决定从学科教学改革方面开始入手,自己亲自选择并担纲主持了学校的“优因数学”课程实验改革。

李振江带领课题组成员,以“要让数学变得简单”为目标,以“继往圣绝学,育柱天大树”为鸿愿和期许,刻苦攻关。常常驱车几百公里,只是为了当面请教专家一个小问题;连续三四十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只是为了写一篇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在几十种看似与数学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哲学、国学甚至是《易经》方面的书籍中寻找材料,竟然只是要解决一个小小的珠算符号问题。2014年10月,李振江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上作报告,他的论文和文章也被专业学术杂志和党报发表,并被多家网站转载。

冯长群

一脸亲切严慈的笑容,一身寓教于乐的本领,一颗淳朴宽容的爱心,一腔无私奉献的热血……这就是郑州市第八十一中学教师冯长群最真实的写照。冯长群,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6月成为郑州市二七区邱砦学校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89年,被调入高寨中学并任教至今。

冯长群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从未终止追求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更为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近几年来,冯长群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他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

参加工作至今,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为此冯长群得到了上级领导、全体同事以及广大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最为朴素的实际行动,在三尺讲台之上,挥洒着勤劳辛苦的汗水,描绘着莘莘学子的明天,诠释着敬业奉献的精神!

王一溪

王一溪,郑州十一中教师,在2014年第九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会上,她代表河南省参赛,在课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和“优胜奖”两个奖项,这是近年来河南省外语学科在全国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作为一个初执教鞭的“菜鸟老师”,王一溪深知教学经验的重要性。在上课之余,她就拿着大课表,拜教学成绩突出、讲课水平高的资深教师为师,一节一节地听,博取众家之长。她像一块求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知识和经验。

郑州市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开始时,她的女儿刚刚两个月大,正是需要不分昼夜照顾的时期,她只有利用女儿睡觉的时间来备课。多日的连轴转使强打着精神上讲台的她一出赛场,挨着椅子就睡着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郑州市获得一等奖后,她又拿到了代表郑州市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的资格,接着以河南省第一名的身份一路杀进全国优质课大赛的讲台上,并最终荣获一等奖中的优胜奖。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师,王一溪觉得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特别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她认为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她也正是这样做的,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她相信她的未来不是梦,因为,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丰腴翅膀的人。

周梦红

她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14年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被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优秀辅导员,她获得哈密地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郑州市援疆教师优质课一等奖,被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评为2014年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城乡交流先进教师。她作为河南省第七批援疆教师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二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工作。她就是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周梦红。

在赴疆之前,周梦红多方收集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料,只为能把更多的教学资源带给千里之外的受援学校。她把传递友谊定位为自己援疆支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她想通过自己的支教工作,让哈萨克族的孩子们感受到汉族老师的爱,让民族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投入工作后,她把关爱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准则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支教期间,她融入受援学校集体,和办公室老师经常交流学习,尤其是在办公室杜老师参加少先队活动课评比时,她不遗余力地帮助指导她,得到了当地领导的好评;在课余她不畏严寒,挑战自我,代表巴里坤二中参加县教职工公路长跑比赛,在数百名参赛选手中取得全县第六名的好成绩;临走前,她撰写的《扎根群众才能枝繁叶茂》一文,代表学校参加了县征文比赛。

援疆是清苦的,因为奉献她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援疆是单调的,因为付出她感到了丰富多彩;援疆是寂寞的,因为真诚她收获了友情。她也将怀揣这份宝贵财富,在今后漫漫求索的教学道路上,奋斗前行。

吴红霞

吴红霞,郑州中学高级教师,郑州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曾先后荣获郑州市现场观摩课特等奖、郑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荣获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最美劳动者以及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她所带领的班级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班集体”。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智慧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学情操。吴红霞就是这样一位有爱的班主任。她连续多年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不仅对学生赋予了深沉的爱,更注重教育的艺术、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借助小组建设、班级日记、班级刊物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用文化的力量来带动班级建设,把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所带班级的学生都称呼她为“妈妈”。

她认为,每一位老师都要力争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她常对学生说:“我们的相逢就是一首歌,是首温馨、和谐、美好的歌。”她一直希望所带的班级不仅仅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家,让这个家的每一个成员感到充实,感到快乐。每次学生毕业要分手时,她都会送给每位学生一份礼物,这礼物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光盘,这里面记载了他们三年来的点点滴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