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旧瓶新酒演绎红色动作大片
河南卫视主推真人秀
新年演出回归理性更“接地气”
民办博物馆联姻高校科研团队
《清风亭》昨晚上演
百姓免费看大戏
“公益无限”惠民46万人次
29个地方戏入列省级“非遗”
新拆通报4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年演出回归理性更“接地气”
——郑州新年演出市场调查
高雅音乐会是迎接新年的常见演出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秦 华 杨丽萍 文 李焱 图

从高雅的新年音乐会到社会讽刺话剧,从惊悚舞台剧到开心麻花剧……临近新年,河南艺术中心、象剧场·郑州艺术宫等演出场馆纷纷推出类型各异的演出节目,我市近期将上演哪些作品,与往年相比有何亮点、看点,观众对演出剧目又有哪些期待?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采访。

新年演出百花齐放

记者了解到,近期将在我市上演的新年新剧可谓百花齐放,将在河南艺术中心上演的就有河南交响乐团演奏的 “2015河南新年音乐会”(12月30日)、中央民族乐团带来的《印象·国乐》(12月27日)、意大利那不勒斯皇家爱乐乐团音乐会(12月31日)、“时光倒流—经典电影音乐巡礼(2015年1月17日~18日),话剧《人民公敌》(1月27日~28日)、音乐剧 《聂小倩与宁采臣》(2月6日~7日)、《 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音乐会》(2月13日)等。

在西区象剧场上演的则有北京儿艺青剧团精心创作的全球首部互动体验秀《植物大战僵尸》(2015年1月10日~11日),话剧版《鬼吹灯》(2015年1月16日~17日)和“开心麻花”剧社从美国百老汇独家引进创作其第一部合家欢剧目《三只小猪》(2015年1月31日)。

各有千秋等您揭晓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省音协主席周虹介绍,“2015河南新年音乐会”特邀国家一级指挥彭家鹏执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中央歌剧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丰、有着“小提琴王国中的鬼才”美誉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李传韵加盟。音乐会上,艺术家们将为观众献上《春节序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独唱《今夜无人入睡》《祖国,慈祥的母亲》《中国梦》 《沁园春·雪》、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二重唱《饮酒歌》、交响合唱《我的祖国》等曲目。

河南象剧场(院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超告诉记者,《植物大战僵尸》是一部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玩、可以参与的舞台剧,真实又奇幻,欢乐且震撼的游戏、戏剧相融合的舞台版《植物大战僵尸》,将让省会观众耳目一新;而《盗墓笔记》珠玉在前,此次引进的糅合了现实和虚构、盗墓和探险的网络小说《鬼吹灯》话剧版,也将带观众进入紧张刺激的“盗墓之旅”。“作为象剧场的剧目战略合作伙伴,一直以爆笑舞台剧横扫各大城市票房排行榜的北京‘开心麻花’剧社从美国引进了音乐剧《三只小猪》,它们到中国后会发生哪些欢乐的故事?郑州观众到现场就能知道答案。”

回归理性“接地气”

这么多的演出扎堆新年演出季,郑州市民是否买账?河南艺术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艺术中心引进的大多是音乐会,但演奏内容、风格迥异,因而受到了热爱音乐的市民们的追捧,尤其是本月底的新年音乐会,演出门票已经售罄。

在周虹看来,自2012年年底出台“八项规定”以后,在演出泡沫被挤掉、行业奢靡之风得以有效遏制的同时,演出市场一度比较低迷,而经过去年和今年两年时间的调整,现在演出市场整体回暖趋势明显,大家能够越来越理性自然地看待各种演出。

“这个‘理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正在回归到它本应有的地位,起到它本应起到的作用’。”周虹认为,“当下公益性的、或是对城市的发展有帮助的、或是能够提升人们素质的演出,仍是非常受欢迎。那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演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周虹表示,虽然目前河南的新年演出市场还远未达到繁荣的程度,但正在朝着正常的、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在很多演出都票价不高,挤掉了价格的水分,让老百姓能看得起”。

令周虹感触颇深的还有多年存在的“要票”问题:“以往搞一场演出,会有各种人通过各种渠道要票,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和习惯里,‘哪有自掏腰包看演出的?’能否免费看演出成为一个关乎面子的问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正常渠道购票,这意味着市场越来越健康。”

谈到如何理性引进剧目、理性消费,李明超表示,每个引进剧目他都会带领团队提前试看,寻找最接地气、与当下群众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作品引进郑州。“比如我们引进的《植物大战僵尸》互动性强,时尚、好玩;而‘麻花剧’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都跟当下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受年轻观众的欢迎。”

欣赏好剧量力而行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新年音乐会:“参加一场新年音乐会就像进行一种仪式,用音乐的纯净去洗涤掉自己过去一年中的所有不如意,迎接更好的自己。”

也有市民对音乐会之类的西方过节方式较为抵触,刚刚成立了小家庭的市民田先生告诉记者,逢年过节,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度过。 “我不太喜欢音乐会、芭蕾舞、交响乐这些演出,它们跟我们的传统节日融合在一起总感觉怪怪的,我更喜欢相声、脱口秀这类的演出,热热闹闹的,台上台下还能不时互动。”

面对众多的演出,观众该如何选择?周虹说,不同地方人们的文化欣赏口味不同,选择和引进剧目时不应该只看演出团体是不是有名,而是根据当地人们的喜好及剧目的艺术水准来选择,此外,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和消费者,遇到心仪的演出可提前网上查询一下演出团队、亮点等基本信息,这样就不会花冤枉钱看垃圾演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