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菊庵长老塔
连 载
乡野记
旋花飞舞
圣境流水(国画) 田均清
友善是一盏灯
《大国关系》
记住·忘记·想起
半开笑口(国画) 张毅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菊庵长老塔

王学宾

一个日本和尚来到中国,通晓汉学,写一手好文章,还写一手好字,做事认真、佛性纯真,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这个日本和尚,就是元代时来中国的邵元。他的不平凡,在我国的一些典籍上、在一些寺院的文献上、在当时铸造的铁钟上、在一些古塔的铭文上,都留下了记录。

菊庵长老塔,在少林寺塔林中部,塔的外形很普通,然而,却在如林的古塔中成为一个亮点,因为此塔的塔铭是由当时的日本僧人邵元所撰,其文也由邵元书写。

菊庵法照(1257—1323年),河北人,俗姓赵,自号菊庵,谥照公。他是宋元之际名噪一时、声名重于丛林的曹洞宗派禅师。

他天资聪慧,13岁出家,16岁研学《金刚经》、《圆觉经》就很有名气。他在大都礼当时被称为“法窟”的足庵慧肃为师(足庵后来也曾担任过少林寺住持),1292年36岁时,到林州黄华山觉仁寺任住持,后又回到家乡云居寺。至治二年(1322年),已经66岁的他被请到少林寺任住持,对少林寺的增修做出了贡献,但第二年就辞世。

菊庵圆寂后,其灵骨一部分葬于河北省新城县的云居寺,一部分由其弟子子文等葬于黄华山觉仁寺和玉泉寺,一部分留在了少林寺塔林。

菊庵长老塔为五层六边形密檐砖塔,一层正面有假门,假门上有塔额,一层背面有塔铭,建于至元五年(1339年),为他的门人、少林寺继任住持息庵禅师和少林寺首座日本僧人邵元等共同为其所建。邵元和尚用他纯熟的古汉语,为师父写了《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序》,又亲手书丹于石,在铭文中不仅给予照公和尚以很高的评价,还表示了由衷的哀伤。

1973年,郭沫若看到铭文的拓片后,感慨万千,写了两首诗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邵元撰写照公塔,仿佛唐僧留印年。花开花落沤起灭,何言哀痛着陈言。”“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

一个日本僧人,先后为少林寺两代住持撰写碑文,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一段佳话。他在中国长达21年时间,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