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5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公共交通间“无缝对接”
多方努力共创良好就医环境
对未来大数据发展更有信心
严标准大力度管好渣土车
建生态农业一体化示范园
上街机场改造二期工程今年投用
规范化管理电动自行车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航空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推动公共交通间“无缝对接”
——访市政协委员张煜华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大城市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市政协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张煜华说,英国曾做过一份深度调查,显示通勤时间影响个人幸福感,通勤所需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

通勤时间长,最直接原因是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顺畅,导致交通耗时过长。深层原因在于,大型城市各种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配置过于集中,哪怕人住在郊区,也得回到中心城区上班、办事,聚集效应进一步恶化城市交通状况。

张煜华认为,郑州近几年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面公共交通体系,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人们出行又带来了方便。开通运营一段时间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地下交通与地上交通间以及地上公共交通之间的“无缝对接”,让乘客早日实现“零距离换乘”,解决好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她建议,可以调整地面上公交车站的位置,使之靠近地铁站出站口,让乘客实现地下和地上交通的“零距离换乘”,同时完善地上公共交通车辆之间的“无缝对接”,尽量让同一道路上同一名称站台相对集中,方便乘客辨识和换乘。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