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宋河:一粒粮食的悟道之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宋河:一粒粮食的悟道之旅
媒体参观团在老子广场合影
宋河酒厂陶坛储酒库
酿酒池房酿酒工人正在工作
宋河股份总工程师李绍亮和业内外媒体面对面交流

本报记者 王见宾

2015年1月20日至21日,宋河酒业邀请全国30家媒体50余人,参与“走近大师——感受一粒粮食的悟道之旅”,访问鹿邑,拜谒明道宫、太清宫,在充盈哲学智慧的土地上,思接千载,古今对话。

此为宋河酒业在2015年度举行的首次大型活动。2014年,宋河酒业生产基地已经组织超3万人次观摩、考察,从而一展宋河酒业之高阔胸襟。

参观团与1月20日晨出发,车行3个小时,为了避免沿途的枯坐之寂以及要向远道而来的媒体朋友介绍概况,宋河酒业电商部兼品牌部总经理刘钢威通过游戏与常识混搭的一系列问题,点燃了成员的参与激情。行程中为互动者奖励发放的国字3号、国字6号、宋河窖藏的小包装,盈盈一握,颇为可人。

宋河酒业所在的鹿邑县,是道家文化开山之祖老子的出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道家学说与儒、释共融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直到现在,道家延展而出的世纪之问尚无确切答案——道的定义是什么?道是不是一个实体?是不是一种存有?它仅仅是一种境界吗?万般迷离……

宋河酒业为本次活动所定的主题是“走近大师——感受一粒粮食的悟道之旅”,从这一主题的发布起始,每个人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嬗化为天地间浸润日精月华的一粒粮食,在老子的故里,在宋河的酒窖中聆听与感悟。

显然,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出游!

1

鹿邑,帝王为什么竞相朝祭?

1月20日,抵达鹿邑的当日,根据宋河酒业的安排,参观团先后拜谒明道宫、老子广场、太清宫。

鹿邑一地凡2500年,共有八位帝王亲临祭拜老子,分别为汉桓帝、魏文帝、唐高宗、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梁太祖、宋真宗、宋徽宗。

不少阅读《道德经》的朋友都知道,老子描画过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在这样的国家里,疆域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很多器具却并不使用,老百姓爱惜生命而留恋乡土,不愿远去。国家小,往来少,何必舟车;虽然有兵器,又何必陈以吓人;文字纯属多余,还是结绳记事为好。

但是,帝王们的拜谒,心灵深处,仅仅就意味着一种为民求安康、疆域求囿守的心态吗?显然不是!

铺陈在历史的背景之下,不难看出老子当年的苦心孤诣。当其世,列国争,战频仍,社会的动乱不安使他对往古先民的生活产生了热烈的向往,所描写的完全是一种浪漫的幻想。知其不可而可,知其不然而然,是何等的一种痛苦,同时在老子内心的大悲痛中正包含着一种期望。

深切回味老子的哲思,原来这是他老人家为“无为而治”高论埋下的伏笔,后世所奉行“无为而治”治国之术的统治者,不但没有复归小国寡民的时代,反而是在休养生息后振起了更大的雄风,建立了上古时代伟大的帝国,譬如汉与唐。

历代帝王问道鹿邑,寻求的是一种宗教般的平静,寻找的是一种存在与现场感。隔空对话,太虚缥缈间,一位长须皆霜的智者娓娓传语。

2

老子像前的思考,膜拜智慧

访问的第一天是阴历的腊月初一,万人空巷满城烟香,一位智者本真、洞烛幽微的哲人,被后世膜拜,其本身也是对智慧的崇高礼遇。在宋河酒业的发展史上,也据此非常高调地推出品牌诉求语:中国礼遇,厚重宋河。

老子石像颔首礼立,神风飘逸,由天津某家设计院雕塑,面北背南矗立于老子广场中央,或恐有问,是否应该面南背北更合法度,在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时候,我更愿意相信他思念母亲和家乡的缘故,他目光对面的太清宫,是出生之地。

在老子像前肃立,由宋河酒业的工作人员领读,我们诵读了二十篇《道德经》。世所知道,八十一篇《道德经》,篇篇星月,字字珠矶。在28米高的老子像前诵读,庄重顿生,钦敬之情跃然浮出。

日常生活中,有多少道理可自《道德经》中寻根,“慧智出,有大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厚德载物”、“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老子的思想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但是对于后世传入的佛教却推动很大,佛学之所以能中国化,首先有道家的无与佛家的空灵犀相通,故而可以说,道家学说的深入人心为佛学东渐铺平了道路。这样一来,就不难知悉王维崇佛,而诗其又多道,八大山人亦佛亦道,石涛本为和尚,其作品又以道学为本。

虽然道与佛二者圆融,但又自有区别,关于道的概念,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子所讲的道,是实体意义上的道,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另一种则是庄子以及后来王弼所讲的道,称为本体论,但这本体论最终还是一种境界论——不仅仅是存在,而是境界。

行程一日,思接千载,参观团这一粒粒“粮食”,剥却本体的嬗变,异化形态的进取,犹是如此的境界!

想必,宋河酒业的那一粒粒物质形态的粮食会彻悟更深!

3

酒厂见闻:九重之台,起于垒土

21日早饭后,参观团赴鹿邑县宋河镇的宋河酒业生产基地。

这次路线所设计的考察地点有许多在此前多次参观中并没有开放过。即便在2014年12月7日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造访时,也似未抖出如许家底。

向参观团展示的技术中心、原酒仓库、粬砖醅房、酿酒车间、万吨窖群,令人叹赞不已。技术中心的品谱设备和那些大大小小令业外人士眼花缭乱的玻璃器皿,在工作人员恰当的比喻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普及效果。

在原酒仓库,宋河酒业电商部兼品牌部总经理刘钢威提示大家,谁能找到贮存时间最长的那一缸原酒,以图为证奖励若干,在事后大家手机举证的图片中,有2005年的、2004年的、1999年的。刘钢威狡黠地笑起来:都不对,贮存时间最长的是1995年的。

行走在宋河厂区间,竞相纷呈:原酒仓库的过瘾品鉴,男的女的和在酒桌上不沾滴唇的女侠们,这一刻也全抛却了矜持,轻咂慢品,朋比相邀;凌空登上一二十米的室外万吨酒罐上的激动喊叫;为车间工人快速堆垒标准粮垛赞叹的掌声;粬砖醅房中自然形成的60度高温,听过醅粬故事后,大家欲取一块回家做酵母发酵的渴求神情。

成品包装车间,是最直观的工作环境,经历这一关,酒品就可以直供餐桌了。刘钢威安排了十几位参观团成员参与包装车间工序中的灯检环节,这一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流程,要求双手持瓶,在三秒钟之举臂目测,无问题过关,有问题另置。在这一短暂的时刻,还要求酒瓶翻转过程中不宜过猛,否则酒花上扬,影响观测。但是速度在三秒之外,此瓶未完,则下一波又拥上来,永无从容。

十几分钟下来,在大家交流的感言中,对一线员工充满了敬意。很多人表示在生产线上手足无措、思维紧张,个别人甚至手心出汗,有些自己看着没有问题审验过关的,会被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宋河人取出,而观察由宋河人取下的问题酒瓶,却又看不出问题。包装车间负责人介绍,一位员工在工作期间,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要有上万次之多。而通常为了保护员工的体力,在线工作一个小时后,会被调整到其他岗位。

在这里,我尝试用韦伯的“俗世天职”这个概念来解读宋河的这种精神,人活在世俗的世界里,但以一个永恒的,伟大的精神去做世俗工作,一个医生、一个工程师、一个商人,宋河的一名普通的员工,出于神圣的理由,以积极的委身和热诚去完成自己分内工作,这种俗世天职则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达和繁荣。

而在这一个群体之中,宋河股份总工程师李绍亮无疑是最优秀的代表。

4

对话大师:处世无奇但率真

“走近大师——感受一粒粮食的悟道之旅”中所指的大师,不是指老子,是指宋河股份总工程师李绍亮。2014年10月,他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联合聘为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数天之后,第二届中国白酒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和中国白酒大师荣誉称号评审结果揭晓,李绍亮再获殊荣,被评选为中国白酒大师。

宋河以此为自豪并提振士气,认定由此会进入一个新的品质宋河时代。

但是工程师出身的李绍亮未有一点骄傲,荣誉加身之后依然故我,并没有影响他的正常工作,老子所谓的“宠辱不惊”,大概如此。

对于粮食,李绍亮大师有天然的亲近,悟道见解也更加丰富。他介绍说,宋河酒系五粮酿造,坚持老五甑固态发酵的传统工艺,其中,高粱出香、大米出净、玉米出甜、糯米出糟香、小麦出曲香。五粮各有分工,久经陈酿,才形成了宋河粮液丰富的个性口感:绵甜净爽,回味悠长,空杯留香。

宋河酒业近年来已经树起“老子故里酒,道法自然香”的旗帜,恪守传统,取法自然,这是道家精髓在物质形态的体现,在整个酿酒过程中,“自然”,得到了高度的尊重。譬如制粬,全靠自然界的微生物自然发酵。而各个环节的工艺,也都是敞开式,和自然环境相融合。

李绍亮表示,一粒粮食,饱受天地滋养垂青、九曲回转,复经大匠手笔酝酿发酵,萃为玉液琼浆,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粮食千载万年的生命,这一粒粮食,才算做羽化登仙。

源于自然,发于自然。道法自然!老子生于斯长于斯,这一方水土滋养了他的才思。宋河承其衣钵,酒以载道、沾尽风华。历史长廊中随风飘来的,是宋河酒滴沥倾杯的声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