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名人轶事
散文
风月季节
新书架
绿城杂俎
影视谈
随笔
lh5117
lh4c4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散文

平 淡

王太生

淡,薄味也。古人认为,大味必淡,把名利看得清淡如水,素净雅致。

对一款菜肴而言,平淡并不是舌尖上的一道美味,它似乎清汤寡水,缺少个性和特点。所以,急性子、重口味的人并不喜欢,正像李逵大叔所抱怨:“嘴里淡出个鸟来!”然而对一个人,这个人普通得像地里的一棵庄稼。

考察一个人。三国时刘劭《人物志·九徵》中提到,“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明代张居正《杂著》认为,“以平淡为上”。

平淡就是不与人为敌。像《三国》中的张飞,《水浒》中的李逵,一辈子,骂骂咧咧,打打杀杀,都是个性极强,味道浓郁的人,对于养生,是大忌讳,过得并不安宁。

平淡就是既不兴奋,也不失眠,内心有大安静,只求饱暖,自在安逸。

其实,大多数隐者,归入山林,生活平淡,内心并不平静,对于那些真正淡泊的平淡者而言,静水深处有急流。

我在古村,看山中平淡的生活,看到一个老头儿牵着一头牛,牛在溪涧饮水嬉戏,老头儿坐在一块石头上,悠闲地抽一根烟,抄手晒太阳。

坐在船上,经过一个地方,远远地望见岸上有个男人,捧着饭碗,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蹲在那儿,稀里哗啦喝稀饭。

有时候,去乡下,村头小店里坐着一个叼烟卷的男人,守着一份清淡,生意做得不忙也不闲,日子过得不疾也不徐。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杰出不凡,许多的人生,往往平淡无奇。我每天上班、下班,晚上在灯下写字。早晨出门,遇到一个人,挑着一担青菜,披一身风霜露水,去城里卖,一摇一摆地走着,这个人平淡得像一棵青菜。傍晚,路过一家小餐馆,看见几个人,影影绰绰,坐在那里闲聊喝酒。普通人的一天,就这么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一个人越老越平淡。手头有一本《澹定集》,孙梨先生晚期散文集,文字平淡朴实,翻了又翻,摩挲了几十年,越淡越有味。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昼夜之间,逍遥其乐。平淡里,有大闲适,

平淡就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个人津津有味地咬得菜根香,什么也不去多想,也不想让人记住他。

我的邻居马大爷,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官,也从没当过什么老板,哪怕是三五人群的小组领导者。马大爷每天抽几根烟,傍晚呷一盅小酒,啃几口猪蹄子,这些生活习惯,似乎与长寿沾不上边,但老人很平淡,从没有见他跟谁红过脸,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他活到96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