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电商重点示范
企业再添16家
占道经营 立即部署整治
线路受损 及时改造入地
着力“五个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
银行卡改绑他人手机号近7万元被转走
书法家
挥毫送春联
这些“洋年货”禁止携带或邮寄入境
担负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任
全省高校将选拔
200名公派留学生
百名女生领到
“春蕾”资助金
河南工程质量
检测有法可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着力“五个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五个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

(上接一版)我市以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推进中心城市现代化,发挥好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的主导作用。数据显示,全市各类城区包括县城组团新增建成区面积约11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64.8%提高到68.2%左右。投资2.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了全部1968个老旧小区改造,受益户数25万户。

让农民过上城市生活的民生答卷

“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答卷,基层群众百姓最有发言权。

往年,秋末初冬之时,“红枣之乡”新郑的孟庄、薛店一带枣农总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收成不错,忧的是“大枣”咋能换“大钱”。如今,随着投资1.5亿元、集红枣产品加工、研发、仓储、销售、流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创业示范园在当地孟庄镇具备初步规模,枣农们渐渐无忧。

窥一斑而知全貌。3年来,我市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理念,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构筑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载体,全市城乡居民新增就业75万人对此做出了最好诠释。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我市以新型社区为基点,构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优先推进规划区及周边3公里内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优先推进煤矿塌陷区和贫困山区易地社区建设,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涉及的村庄社区建设,保护提升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努力在公共服务水平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均等化、公平化。

3年来,全市1994个行政村有1033个村、210万农民参与“四类社区”建设,启动安置房建设面积2亿平方米,竣工4511万平方米,已有80万农民实现回迁,配建学校352所、文化卫生设施583处、市政道路644条,确保了一大批水电气暖等公共设施项目落地建设。“一个主体四个权益”、农村“三改”、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制度创新等措施,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化公共服务、实现了城镇化转换。

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道路虽然曲折,但郑州已然迈开强劲步伐,步履铿锵,道路越走越宽,发展越来越快,而最终受益的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