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复兴航空坠机仅余一名大陆乘客未寻获
“光屁股小孩”家的幸福生活
2015年军民
迎新春茶话会举行
一个“小”支架,支起“大”利润?
“神医”胡万林等非法
行医案二审维持原判
如何突破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北京计划关停
300家污染企业
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巡视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zw524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分析
推进城镇化
如何突破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新闻分析

推进城镇化

如何突破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新华社记者 陈炜伟

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

新型城镇化涉及面广,我国为何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等突出问题。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市民化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占中国全体7.7亿就业人员的34.9%。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该如何突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日前在国新办接受集体采访时介绍,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让他们能落户;二是不够条件落户或者不愿落户的,要为他们提供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解决住房、教育、养老等问题。

事实上,我国已经从户籍等核心问题入手,着力突破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随着《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公布,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针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劳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较小、大量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还未落户的问题,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农民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工资基本无拖欠并稳定增长、参加社会保险全覆盖,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未落户的也能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工群体逐步融入城镇,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方案明确了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时要考虑常住人口因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等相关政策,适度向试点地区倾斜。

据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