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心聚力 文明花开耀绿城
爱,让他们“听见”
黄标车四环内闯禁行开始处罚
我市去年“单独两孩”出生两千多人
确保“全民养老”基金安全
我市清查虚报冒领现象
周末一起植树去
提前60天 五一火车票今起开售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ps533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让他们“听见”
“第一次听见他叫爷爷,我的眼泪刷一下就落下来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犇的爷爷许军功是陪伴小犇最久的人。

本报记者 李娜 实习生 李阳 文 丁友明 李焱 图

泉水的叮咚、大海的呼啸、音乐的美妙、语言的魅力……这一切世界上美好的“声音”,有一些人却无缘听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普查结果,我市目前有听障残疾人12.6万人。

今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昨日,记者来到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看到了在社会帮助下重获听力的儿童;见到了由于儿子是听障人员,于是辞职来到郑州做起听力康复工作的教师……

一个助听器要五六千元,人工耳蜗手术要20余万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我国对聋儿康复有相关政策,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每年会对全国中低收入家庭聋儿开展(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但是,记者了解到,由于名额有限,能够获得该救助的儿童非常有限。

2012年,郑州慈善总会和聋儿康复中心开始开展慈善项目,救助范围从一开始的语言康复训练扩大至2015年的三个救助内容:对贫困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重度听障贫困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贫困听障儿童佩戴助听器。

4年来,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共为全市200名听障儿童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救助。

故事一:

因为爱 “听”到了世界

在巩义市北山口镇底沟村,许晓犇一家的事情几乎家喻户晓——他的父母都是聋人,徐晓犇出生后不久也被诊断为聋哑人。家境贫寒的他们面对20余万元的人工耳蜗手术望而却步。

他们的遭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2013年7月,徐晓犇终于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如今,经过半年的训练,他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你好,我叫徐晓犇,今年7岁,我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面对记者,小犇不怯生,用脆生生的声音打起了招呼。虽然仍有些语音听起来怪怪的,但是,他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

“第一次听见他叫爷爷,我的眼泪刷一下就落下来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犇的爷爷许军功是陪伴小犇最久的人。欣喜之余,许军功向记者求救:“我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咱河南话,训练小犇也说成了河南话。能不能有个志愿者帮帮孩子?”

如果有志愿者愿意日常帮助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拨打电话0371-68884833、68860963进行报名。

故事二:

作为亲历者

我愿付出更多

聋儿康复中心的教师几乎都有职业病,咽炎、嗓门大、习惯说话重复是他们的共同问题。

“帮助听力微弱的孩子进行康复,同一个字要连续发声上百次,而且要大声说,让孩子们听见。”董艳华(化名)就是其中一位老师。

和其他老师不同,董艳华本身有一位听力障碍的儿子。十多年前,董艳华在某县银行工作,丈夫做生意,儿子诞生后更为家庭增添了不少乐趣,小日子和和美美。

可是在他们儿子一岁多的时候,他们发现孩子反应慢,去医院一查,诊断为“听力障碍”。随后,董艳华辞去了工作,带着孩子来到了郑州,开始了全职照顾孩子的生活。

“有段时间非常痛苦,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康复,不知道那种没有希望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好在,因为发现早、治疗早,董艳华儿子在学龄年纪的时候,送去了一所普通小学,成绩也一直能跟得上。

孩子上学后,董艳华便留在了聋儿康复中心工作,“我体验过听障孩子母亲的痛苦,我也帮孩子一点点康复训练过,我想我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同样遭遇的人,所以我选择留下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