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优秀作文
新春话心愿
校园速递
开学了 老师也来收收心
师生共迎新学期
调整身心返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师生共迎新学期
调整身心返校园
留心观察 及时了解耐心引导 情感交流

师生共迎新学期

调整身心返校园

本报记者 李 杨

下周一,我市多数中小学生将告别寒假,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沉浸在“过年”氛围中的孩子能够迅速调整状态,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吗?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专家表示,老师、家长应共同联手帮助孩子克服开学前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及时把心收回来。

提前收心 克服不适

起床困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新学期目标过大……采访过程中,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列举出孩子们在新学期将会遇到的几种不适应。

“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不可能在短短的两天内改变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因此一定要提前一段时间就开始帮助他们重塑作息时间。”中原区互助路小学副校长毛笑宇告诉记者,由于寒假期间多数学生比较松懈,经常看电视、出去玩耍等,这样孩子刚开学坐在教室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到学习上,很容易心猿意马。家长应该提前在假期即将结束的几天里,减少孩子外出玩耍和看电视的时间,多让孩子读读书,收收心。

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大队辅导员刘丽杰表示,在收心这方面,每个学校都会做足工作,但家长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放假期间,许多孩子是受到了大人的影响导致作息不规律,常常玩到半夜才睡觉。因此,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还非常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收收心,备齐必要的学习用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留心观察 及时了解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寒假后学生的不适应大多体现在作息规律上,由于早上起床困难,难免会影响到吃早餐的时间,这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金水区文化路二小副校长李宝琴认为,家长应至少提前三天开始让孩子按照正常上学起床,并为他们准备好丰盛的早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少孩子寒假后都有了压岁钱,开学后难免有些兴奋和攀比,甚至会不吃家里的早餐,自己悄悄买零食。她建议家长可以事先与孩子谈谈孩子手中的钱如何用,不要让孩子上学时带许多钱,同时在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第二天早餐吃什么,提前准备以满足孩子,不给他留借口。

此外,也会有一些孩子放学找借口不按时回家,在外边买玩具、玩游戏等。李宝琴建议,在开学的第一周,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书包里新出现的物品,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前疏导,不能一味地禁止。由于假期中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开学后仍会有许多学生沉迷其中,导致开学后的家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所以开学第一周,家长要管理好电视和电脑,和孩子商量一下看电视和玩电脑的规则,同时留心孩子的一些行为,作业要每天检查。

耐心引导 情感交流

“除了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督促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家长们还应该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金水区南阳路二小办公室主任徐胜利认为,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他建议家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该校的阮海燕老师也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榜样、需要重点加强哪些方面、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不适感。作为家长也不妨制订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他并不孤独”。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