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疗愈专家新书直面“临终关怀”
胡玫新作锁定青春励志《帝国黄昏》
郑州聋人舞蹈《妙手生花》
“花开”《出彩中国人》
相声演员笑林去世
迎来作品爆发年
终结是怀念的开始
传统美术之花历久弥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聋人舞蹈《妙手生花》
“花开”《出彩中国人》

郑州聋人舞蹈《妙手生花》

“花开”《出彩中国人》

本报记者 左丽慧

3月22日晚播出的《出彩中国人》中,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的学员们用他们的舞蹈《妙手生花》使评委范冰冰泪流满面说出“我爱你们”。他们虽然听不到也说不出,却用肢体语言无声而有力地宣告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昨日,记者采访了舞蹈编导赵力民及艺术团负责人董晶晶,了解更多台前幕后的故事。

《妙手生花》表演中,23位男生身着黑色长裙,手戴红色手套,配合着乐声翩翩起舞。那一双双红色的手仿佛自由飞翔的小鸟,又似烂漫盛开的红花,鲜艳夺目,正如黑色严峻的现实中,红色张扬的、蓬勃的生命色彩。

“这个作品是我受邀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舞蹈专业的聋生专门创作的,从2013年3月开始,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省群艺馆馆长助理、《妙手生花》编导赵力民告诉记者,当他接触到这群孩子时,发现他们充满阳光和朝气,对生活、对舞蹈充满了热爱,对未来无限渴望。“通过交流我发现,用手语交流也很美,手语表达的情感也很丰富。”赵力民说,由此他想到通过一个舞蹈作品让更多的普通人来了解手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呼吁大家一起学习手语,建立起聋人和听人之间交流的“绿色通道”,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妙手生花》舞蹈动作里面,很多都是手语的衍生和放大。

为了在舞台上呈现出完美的舞姿,这些聋哑孩子每天的排练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他们刚进团时没有基础,需要从头做压腿、下腰这些基本功练习。”董晶晶介绍,每一个学生从加入艺术团到正式登上舞台,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排练中的最大障碍是节奏感,因为听不到音乐旋律,他们只能靠重复,一个动作重复成百上千次,形成一种心理节奏,才能做到整齐统一。”

为什么让23位男生来表演?董晶晶表示,一方面是推广手语的特殊性,一群男孩来跳更能引人关注。另一方面,虽然人们都认为花开是无声的,但如果懂得花语,可能就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大家都会想到用女孩子穿裙子来表达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大家都不太了解的花的另外一面,也就是这群男生,希望借此引起大家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能够听到他们的心声。”

4月底,艺术团的孩子们还将再次参加《出彩中国人》的第二轮选拔。正如赵力民说的那样:“当今社会,对残疾人的帮扶已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而是需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这个社会。希望通过这个舞蹈,能有更多的人用欣赏的、平等的目光注视他们,并关注这个群体。”

《妙手生花》登上《出彩中国人》舞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