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李渔的养生经
红色的文化寓意
韧 性
大野(国画) 李世安
《床畔》
高山流水(国画) 张世杰
黄山春雨
青蛇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总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突破增长极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随着社会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要不断地反省公司的组织是不是要发生变革,过大了是不是要把它拆小,太小了是不是要把它捏起来。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科学治理也会出现问题。拿万通来说,问题就在于缺乏创新的动力。大家都是对程序负责,这就造成公司出现了柳传志批评的只有经理人而没有主人的情况。马云他们始终在讲要用职业经理人,不用职业经理人文化。职业经理人只对流程负责,对结果不负责,而且总是在夸大自己的能力,为下一次跳槽做准备,这就是职业经理人文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基金,建立了创新的机构,同时又用自由的小公司——私人公司的方式来做一些创新的活动,比如我们提出“立体城市”的概念。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否则,你的组织就会变得很沉闷,没有活力。总之,组织变革不是一件有截止日期的事情,而是一件不停变化的事情。

所以,在科学治理阶段,民营企业家要明确治理重点,分清管理职能,挖掘溢价因素,给企业留下三套法宝,并做好自己该做的三件事。

让公司的组织结构特种部队化

关于组织的变革,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是组织在未来到底会如何变化。

我发现一个规律,二战以后,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CEO都来自军队,出身军队的CEO比出身哈佛的多。《财富》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组文章,专门介绍未来美国的公司的CEO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其中重点介绍的都是在伊拉克、阿富汗打过仗的军人,以及他们在军队里锻炼出了怎样的领导力。所以,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很多变革其实是和军队的变革有相似之处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世界上的军事变革究竟走了一些什么样的道路,有没有企业可以借鉴的东西。

“9·11”事件之后,全世界的军事组织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要对付“基地”组织。怎么对付呢?就是利用特种部队,比如美国有海豹突击队,中国有雪豹突击队,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军事变革都来源于特种部队的思维。什么叫特种部队的思维?这种思维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启示?

“基地”组织是什么样的?“基地”组织是分子状的,它是用价值观来协调的,它的成本是各自分担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组织模式。

“基地”组织制造“9·11”事件的成本大概是24万美元,而美国的全部损失,间接的、直接的加起来总共是8000多亿美元。最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替拉登执行任务的人,一年前就知道这件事了,但组织要求他们不能跟家里人讲,结果没有一个人跟家里人讲。当你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而且一年前就知道,你还能这么沉得住气,这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在临上飞机执行任务前,他们把结余的经费(大概还有不到四万美元)都退还给组织,一分钱都不贪污。所以,“基地”组织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个人可以和一个国家发生战争,这就是现在所谓的非对称性战争。“9·11”事件发生以后,布什政府面临的首要选择就是立即开战。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在阿富汗集结、部署军队至少要三个月到半年,后勤、给养等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才能开始折腾。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人家打了你一巴掌,你却说半年以后再报仇。除非像中国人说的那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再说。但是,依美国的性格,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你给我一拳,我立即要十倍奉还给你,否则我这个“大哥”就没法儿当。

但如果真的马上打,除了原子弹,其他的办法都很慢。因此,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一个建议,说他们不能用常规战争的方法打,必须用特种部队打,用特种部队立即开战,宣布战争开始。大家不能想象,布什宣布开战后,到阿富汗本土去作战的美军一共只有120多人,结果这场战争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就把塔利班赶走了。事后,美国掀起了军事变革和组织变革的热潮。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特种部队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有本书非常有意思,讲的是美国的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抓拉登的经过。他们的特种部队的基本组织架构是三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这个小组就是前端的执行人员,非常厉害。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实现了互通互联,一个单兵的能力相当于传统的一个营的能力。这三个人,一个是专门组织打仗的战斗专家,一个是通信专家,负责处理所有的信息,还有一个是武器专家,负责炸药、导弹等。我去美国的时候曾看到过一张表(大家在网上也可以看到),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预算。这个预算是透明的,而且非常精确。精确到什么程度?每天最后的那几位数字都在跳,美国人民每时每刻都能知道他们在阿富汗花了多少钱,每一分钱用在了哪里。这和我前面讲到的情况很一致,这个三人小组,为什么要有一个武器专家?实际上,花多少钱都是由他控制的,用什么样的武器,每种武器多少钱,他从电脑里调出资料来一看就一清二楚了。

我和王石曾去过阿富汗,从阿富汗北部到南部,穿过喀布尔,到开伯尔山口,到托拉博拉地区,到白沙瓦地区,都走了一遍,所以我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当时,这三个人到了阿富汗以后,所有北方联盟的人都不相信,说美国人说大话办小事,就来三个人,这仗我们怎么打?美国人跟他们讲,你们不用着急,不用你们打仗,你们就看我们打。这帮人还是不信,美国人就说他们只需三个小时就可以成军。他们大概看了一下这帮人的身材,高矮胖瘦等,然后通信专家把每个人的数据搜集起来,发了封邮件出去。三个小时后,所有装备就空投过来了,一人一包,衣服、裤子、鞋、帽子……什么都有。可见,这三个人后面有强大的供应链在支持。

这样,北方联盟的人就全副武装起来了,但他们还是不踏实,说人太少,还是没法儿打。美国人让他们带路往前走,结果看到了很多塔利班的人,他们很害怕。美国人说你们不用动,在这儿看着就行,然后就拿出红外扫描仪扫描,锁定敌人的位置(其实就是进行卫星定位)。锁定以后,武器专家就开始在电脑上算,算什么呢?算武器的配比。

6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