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亲花 逯玉克 春华秋实。似乎世上所有的花开,都是为了果实。 棉花也一样,也开花,开一种乳白或粉红的花。有趣的是,棉花的果实叫棉桃,棉桃成熟后也是一种花。 一种果实,居然以花苞的形式存在,以绽放的方式成熟,也算奇特吧,所以,它不同于那些通常长在山野河浦、栽在门前庭院,花开灼灼赏心悦目的桃花杏花梨花桂花栀子花,它和小麦、水稻、谷子、玉米、高粱、大豆一样长在农田里,它是一种庄稼。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炎炎夏日,棉花初绽。棉花通常有四五瓣,初始待字闺中,每瓣都如一个蚕茧,处女般静卧在绿叶掩映的花壳内。不久,蚕茧越来越蓬松胀大,蓬松成天上盛开的一朵白云,蓬松成垂垂欲流的一绺白云。但你不用担心它的脱落,因为棉花的纤维很柔韧,这是它向你撒娇,提醒你,女大当嫁,该把我摘取了。 每到这个时节,像江南的采茶、采莲一样,广袤的九州大地,坡坡岭岭,棉叶田田的原野,到处都摇曳着密如繁星的棉花朵,塬上坝下,绿波荡漾的棉田里,到处都晃动着时隐时现的摘花人。 摘下的棉花,要摊放在薄(一种用麻秆,或高粱秆、苇子秆织成的物件)上翻检、晾晒。秋高气爽的时节,晴空白云悠悠,地上,一薄一薄的棉花晒在秋日的阳光下,就像栖落了一地白云。 这些白云被轧被弹,棉籽用来榨油,棉花填充枕褥,或被纺被织,制成布匹,染上颜色,裁做衣服。于是,庄稼地里的棉花,最终开成先辈身上的衣服,开成我们的床单被褥,开成尘世里天下苍生贴身的温暖。 入秋,棉花开完摘尽后,只剩下枯干的棵身,多用来当柴烧,所以叫棉柴。棉花地腾出来,便可以秋耕播种小麦了。 小麦从中东传入中国的历史要比棉花悠久得多,大约有四千年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告麦”的字样,《诗经·周颂·思文》中已有小麦、大麦的记载),很早就被同化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栽培作物,和本土的稻、黍、稷、菽一起被列入“五谷”。 从西亚到东亚,到全世界,小麦,早已成为全人类的面包。漫漫数千年,小麦花一茬一茬前赴后继花开花谢,而它滋养的生灵却一代一代熟视无睹把它忽略了。 你可曾见过或者留意小麦的花?端午、芒种之后的麦子里,你可品到麦花的香? 小麦花很小,细细碎碎,细碎得我们连它的形状都不清楚;小麦花也质朴,淡白、淡黄、淡香,淡得你轻易就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的作用却无法被忽略。 柳絮飘飞春雷滚过的暮春,小麦开始抽穗,如果气温正常,经过三五天就能开花,乡亲们叫扬花。一个麦穗从开花到结束,约需两三天,少数为一周左右。但一朵花的开花时间一般却只有15~20分钟,比昙花一现还短。 短短一刻钟,这是它生命的全部。短短一刻钟,小麦花要竭尽全力完成它授粉的神圣使命,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麦粒的饱满或瘦瘪。小麦花,很不起眼,但绝不是微不足道。 麦花黄后燕翻飞,春深似海的季节,或春风贻荡,或春雨绵绵(其实,小麦扬花时最怕下雨,雨水在将熟而未熟的麦穗间流成小溪,可怜那刚刚诞生绽放未及飞扬的细碎麦花,在恋树湿花飞不起的霏霏雨季无奈漂做了落红,漂做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无边的麦田,无数的麦花,开谢只在一刻钟,轰轰烈烈,寂寂寞寞,从从容容,悲悲壮壮。 世上的花千千万万,它们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用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芬芳,妖娆着这个世界。萱草、康乃馨,被称为母亲花,其实,它们只有特定的文学象征意义。从人类的历史文明来说,只有那素洁如云的棉花,实实在在开成母亲怀抱的温暖;只有那细碎质朴的小麦花,默默开成母亲乳房的慈爱。 ——它们才是真正的母亲花。 就这样,斗转星移,地老天荒,四季风霜中,棉花与麦花,怀抱和乳房,你年复一年的灿然而笑,绽放出文明时代整个世界的温饱。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