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新郑人的《乡愁》出版发行
乐天文学院
风景这边独好
南桥风雪
嫘 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人的《乡愁》出版发行

本报讯(记者 赵地 通讯员 靳录)近日,由新郑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干部大学主编的《乡愁》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容纳名人觅踪、山水印象、故乡情深、风土民情、行当拾遗、难忘亲情、醉美乡音、郑风流韵、溱洧新歌九个篇章,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24.5万余字,全方位、多角度向世人展示了黄帝故里人民的爱所在、情所托,也唤起全球炎黄子孙对家的那份眷恋和牵挂,使读者在书中都能找到共同的精神参照和乡愁记忆。

新郑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让群众“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尤为重要。正如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为该书所作的序《留住乡愁》中说的那样:“城镇化进程是乡愁升华的集结号,而不是乡愁终结的闭幕式。”为什么要记住乡愁?就是要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才能知道我们将到哪里去!正如新郑市市长刘建武为该书所作的序《毋须强说的“愁”》中所说:“在《乡愁》里,我们可以寻到自己的情所在、情所托,可以为自己的灵魂寻到诗意的栖居。”

为了“为自己的灵魂寻到诗意的栖居”,该书的作者们用诗意的语言去寻找乡愁,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情思、小说的笔法、电影的表达方式与历史名人对话,去作“名人觅踪”;从故乡的山水印象去回眸农业文明的曙光;从风土民情去探寻嫘祖庙会、婚礼习俗;从郑风流韵的诗意里,寻访轩辕黄帝、郑穆公、韩昭侯、白居易、高拱和具茨山、古城老街的诗影……

《乡愁》的出版发行不仅仅是留住一份历史记忆,留住这个城市的文脉,更重要的是成为教育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爱人民的一种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这是一部以乡愁为视角的,展现华夏第一古都——新郑风土民情的百科全书,以诗歌、散文、纪实、小说、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呈现了黄帝故里新郑纷纭复杂的风俗、传说、方言、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对传播黄帝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彰显时代风采,凝聚爱国热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