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动漫:理性回归蓄力待发
刘震云做客北大 谈文学乡村复活
青年剧团 向豫剧流派致敬
出演《他来了,请闭眼》
作家冯杰出版书画合集
民国政要石刻遗墨展出
机关文艺汇演昨初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动漫:理性回归蓄力待发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畅享郑州动漫生活

5月30日全新起航的索易儿童成长中心、6月13日开园的百汇地·动漫谷,即将动工的中原动漫创意产业中心……近来,稍有“沉寂”的郑州动漫集体发声,纷纷展示动漫与教育、游戏开发、动漫舞台剧等各方面结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郑州动漫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现状如何,呈现什么特色,下一步又会有什么新动作?本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了相关人士。

开栏的话

经过几年的发展,郑州动漫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态势。孩子们可以看到哪些优秀的“郑州造”动画片?省会群众能享受到动漫带来的哪些乐趣和“实惠”?本报将进行系列采访报道,全面展示郑州知名动漫产业的风采以及市民百姓的“动漫生活”。

动漫发展进入“拐点”

“2008年底郑州出台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实施意见后,郑州动漫产业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企业数量、产品数量和质量、基地建设等各个领域直线攀升,5年过后,郑州动漫似乎缺少了一些声音和激情,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沉淀,是蓄力待发的季节。”郑州市动漫产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孔小红认为,当前郑州动漫企业都在理性回归,逐渐向产业链下游、向市场延伸,看似缺少声音,实则是在积蓄强有力的后劲,“大家都沉淀下来,少了浮云、多了地气。理性回归,就是郑州动漫当前的特点。”

“2013年郑州动漫原创产能居全国第七的时候,就意味着郑州动漫第一次转型的到来。”郑州市动漫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邹晓明提出,中国正处在动漫产能大国到动漫强国进军的过程,在当前大的环境下,大家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又面临着转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郑州动漫几年来从发展期、成熟期,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阵痛转型期:“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是是必经阶段,不转型就会被市场淘汰。”

“经过5年的发展,郑州动漫已经完成了产业集聚,形成了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郑州动漫产业基地两大基地,开始了升级转型的征程。”孔小红认为,过去郑州动漫重内容、轻产业,不想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做内容产品,但现实“逼”着动漫企业转型升级。

孔小红介绍,6月13日百汇地·动漫谷的开园,更是将掀起郑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新篇章、造就郑州动漫发展的新起点:“这里有根据我市原创动漫作品《山海奇谭》设计的大型水上游乐项目,有百年童趣长廊,汇集打陀螺、扔沙包、跳大绳、滚铁环、真人飞行棋等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经典儿童游戏,300亩绿荫氧吧分布羊驼、鸵鸟、黑天鹅等奇珍异兽,将动漫与休闲全面结合,这样接地气的理念,必将为郑州带来一抹时尚的亮色。”

无独有偶,5月30日开馆的索易儿童成长中心,以3.5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打造了河南儿童成长的航母级体验中心。该中心副总经理宋甍介绍,创意背后是创新思维。刚开始索易是想做动漫体验馆,在深入思考后,想到了“文化整合”的方式,“我们把动漫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产品文化整合在一起变成创意体验馆,通过孩子的游戏、体验,把动漫元素串联起来,使动漫走出电视、走近孩子、走进家庭。”宋甍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自觉受到动漫元素的影响,如绘本馆里的动漫绘本,会让孩子改成动漫剧并自己进行演出,布景、绘画、录音等环节都由孩子完成,一个舞台剧演下来相当于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了一部动画片。

河南麦草动画负责人黄涛也认为,郑州动漫几年来迎来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从之前的几家动漫公司发展到现在100多家动漫公司,每年动画片作品产量位列全国前列,质量也逐年提升。“前两年,郑州的动漫公司几乎全部是动画片制作公司,但现在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有的主打漫画创作,有的进入游戏开发领域,有的涉足动漫舞台剧演出,还有动漫教育、玩具等衍生品开发。这是郑州动漫产业越来越市场化的体现,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黄涛认为,只有坚持市场化的路子,郑州动漫才能越来越强大。

郑州动漫正在纷纷“觉醒”寻找企业发展的诺亚方舟,然而,清楚了解自身发展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

邹晓明认为,郑州动漫发展历程短,而文化产业培育期长,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壁垒和人才劣势。“以河南智睿动漫公司为例,一名大学生从毕业到上岗创造价值需要18个月时间,前期需要导入5万元的培养资金,而培养3个人中可能能留下1人,导致产业固化人才太少。”邹晓明提出,在扶持资金上,真正需要“扶优扶强”,使重点企业领航行业发展,“郑州动漫的发展不但要理性思考,更要重点突破。”

“问题就是之前的产业形态太单一了,都是做动画片的。其实动画片只是动漫产业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由动画片延展出来的玩具等衍生品开发销售、动漫舞台剧演出、动漫主题场馆以及游戏,还有品牌授权等等,这才是动漫产业真正赚钱的环节。”黄涛说,欣慰的是,现在郑州动漫产业正在向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转变,但只是开始摸索着转变,还远远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市里能延续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相信将加快郑州动漫产业的转型发展。

“郑州动漫起步晚,之前的扶持政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集中在动画片播出补贴,二是扶持太宽泛,像撒胡椒面。这样的产业政策直接带来了郑州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动漫企业的数量和动画片作品产量都上升很快。但是,它也从客观上导致了郑州动漫企业集中发力动画片制作,造成产业形态单一,而且一直没有出现真正影响全国的动漫品牌。”一位业内人士提出,现在郑州动漫已经开始向市场化转型,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开始出现一些具备成为真正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的潜力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市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扶持也应该同步“转型升级”:“比如,不再过于集中动画片制作的补贴以及加大对重大精品项目的扶持力度。举例来说,发现有成为真正影响全国的好品牌苗子,可以尝试从项目运作过程中就介入补贴扶持,全程跟踪、帮扶企业,全面推动这个项目的进展,直到把它打造成精品,打造成中国一流的动漫品牌。扶持培育出一个郑州的‘米老鼠’,郑州动漫产业的影响力就出来了,产业链也会在巨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步完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