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纪念《郑州日报》创刊66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爱无疆
周行慈善点亮心灯
雪中送炭
冬季救助暖意融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雪中送炭
冬季救助暖意融冰

雪中送炭

冬季救助暖意融冰

本报记者 李 娜

从2014年11月7日立冬到2015年2月4日立春,这是去年冬季的长度,而比这个冬季延续更长的,是为时150天的郑州全城冬季救助,它早于寒冬,晚于春姑娘的脚步。

在这长达5个月的冬季救助中,郑州8个部门联动,14个救助站为网点,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2.5万人次的救助……无论是时间的长度还是工作的力度,在这个冬季,都创下了“郑州之最”。

《郑州日报》从冬季救助活动的开始到收官,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场持久的“温暖”进行追踪报道,让这股暖意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也走进了900万市民读者的心中。

关注每个节点报道

2014年10月22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冬季专项救助工作的通知》,记者注意到,这一年的《通知》有不少创新:时间下得早,还没有立冬,各方面工作已经安排部署好;部门涉及多,以往冬季救助只是民政部门“一肩挑”,这一年是8个部门联动,各有分工;持续时间久,以往冬季救助是指“冬季期间”的救助,而这一年时间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措施力度大,以前发现流浪人员就是送至流浪救助管理站,这一年,要求全市每个县(市)区都要建立起流浪人员救助点……

捕捉到新闻点,记者便开始规划每个节点的采访:2014年10月29日,本报在5版头题开设专栏《温暖郑州 冬季救助》,开启冬季救助系列报道的序幕;2014年11月21日,本报5版报眼处刊登了《火车站旁建起救助站》一文,记者走访我市一家新建救助管理站,探访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各方面工作;2014年12月14日,本报2版头题刊登《郑州冬季救助暖意融融 14个救助站点杜绝街头露宿》,对我市冬季救助活动进行了阶段性的报道;2015年4月13日,本报头版再次报道《150天冬季救助 帮扶2.5万人次》,对冬季救助进行了总结式报道。

在冬季救助这一郑州市大型民生救助项目上,本报紧扣热点,利用各种体裁进行了点面结合的新闻报道,走在了同城其他媒体的前面,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持续关注民生工程

郑州市冬季救助活动由来已久,近年来,该项工作力度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无论是流浪街头的路人,还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无论是生活贫困的低保户还是遭遇困境的困难家庭,每到冬季,他们都会成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关注的对象。

为了切实将这项事关民生的活动报道好,记者踏遍了郑州的救助站。

位于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对面的二七区救助站,是2014年新建的站点。由于地段特殊,这里的流浪人员特别多。得知建站消息后,记者和相关负责人联系,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将这个救助站的地理位置、设施情况、服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由于我们的关注,有不少流浪人员主动前来接受救助。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内,住着很多“三无”人员和孤残儿童,每到冬季,他们的取暖穿衣问题也备受市民关注。记者多次来到现场,了解这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时候能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做有力量的新闻

在这一年的冬季救助工作中,有这么一个让记者记忆犹新的故事:2014年底,在惠济区一条街道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睡在深冬的街头。不管救助人员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去救助站,因为她在等约好见面的儿子。本着尊重当事人的原则,救助人员没有强行将老人拉到救助站,而是送来棉衣棉被、热菜热饭。

记者得知此事后,采访了这位老人,才知道她出狱不久的儿子卖了房子,把她领到街角约好见面时间便消失不见,爱儿心切的老人生怕儿子寻她不见着急,就执意在这里苦苦等待。

本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后,爱心市民出现了,他们把干净的被褥给老人送来,老人身边堆满厚厚的被子;奇迹出现了,远在他乡的老人儿子看到了报道,终于回来接走了母亲……这只是冬季救助众多故事中的一个,但却彰显着文明的力量和温暖的力度。

让我们用数字来丈量温暖:从2014年10月22日到2015年3月20日,郑州市每天派出5路巡视车辆,沿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或其他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市直机关8个职能部门按照“政府管牵头、民政管救助、部门管巡查、社区管地块、公安管应急、市政管场所、人社管零工、卫生管急救”的救助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市共设立救助站(点)14个,拨付120万元专项救助资金,购买下发棉被3010条、大衣2600件。

对了,这个冬季很温暖,郑州市没有出现一起流浪人员相关的负面新闻,出现的,全是满满的正能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