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斤生态葡萄成熟
残疾创业者急寻销路
本报讯(记者 张立 文/图)“给钱就卖,别烂地里就中。”昨日上午,新密市岳村镇任岗村正鑫鲜果采摘乐园里,近百亩大棚生态葡萄成熟,合作社的创办人——残疾人王惠民满脸焦急。
今年50岁的王惠民自出生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四级残疾。他2012年在参加西安杨凌农博会时开始注意葡萄种植,期间,多次去陕西、山东等地学习取经,2014年春开始种植。“这些葡萄就跟我的孩子一样,摸着它们,就能感受到它们。”王惠民说,有一次早上浇水的时候,自己一点一点用手捧着水去浇……
但是,他懂种植技术,却不懂如何销售,数万斤葡萄面临滞销的境地。看着挂果累累的葡萄园,王惠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让他在助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给钱多少无所谓,别让葡萄烂在地里。
王惠民凭自己多年诚信的人格担保,他种的葡萄不用农药、没有膨大剂,用的是益生菌做肥料,产品全国难觅。按道理说,这类葡萄是不愁销路的,自己吃或者送人都比目前超市里的葡萄实惠,而且味甜、果味十足。
新密市残联负责人说,王惠民不光自己创业,目前已经安排9名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建葡萄示范园1个,为残疾人提供树苗5000棵。他正在筹划残疾人培训中心,采用培训推广的模式免费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