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3版:新郑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孙瑞 一条条宽阔公路、一排排漂亮民居、一张张幸福笑脸……在新郑市新烟街道车站社区,到处洋溢着生机与和谐。当地居民说:“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变化,一要靠党的富民好政策,二要靠我们的好书记。”这个好书记就是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邵根立。 邵根立,现年55岁,现任新烟街道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连续两届被选举为新郑市党代会代表、新郑市人大代表。“支部书记不只是党员的支部书记,他必须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可,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居民群众的信任,我将自行辞职”。自上任伊始,邵根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祛沉疴除积弊 重树百姓心中秤 邵根立上任后立即着手全面清理集体财务,处理遗留问题,给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 邵根立首先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小组,选举产生了党小组长和党员议事会。选举产生了民主理财小组,健全了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党员大会制度、“两委”议事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和居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邵根立的领导下,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十几年来,车站社区“两委”班子,没有出现过“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在财务账单上,没有出现过一起接待的费用;“两委”换届选举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拉票、贿选的事情…… 邵根立坚持民主治村,还权于民,社区居民群众的心顺了,脸笑了。社区稳定了,歪风邪气被压住,正气上来了,车站社区呈现出了人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发展运输经济 致富车站为己任 社区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了,邵根立也开始了新的谋划。他上下奔波,为社区跑项目,筹资金。他千方百计地将以前被个人占有的集体土地、厂院等收回,每年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三万元。 因为靠近烟厂的特殊地理位置,在邵根立的领导下,车站社区成立了新郑市鑫远运输公司。2014年,社区集体企业收入达1500多万元,利税100多万元,社区集体纯收入达30多万元。 “说实话,车站社区的发展并没有如我所愿,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改善了,但却没有真正实现我制定的致富目标,我很内疚。但好在我有社区老少爷们的信任,有广大党员、居民代表的大力支持,更有党工委的正确领导,我相信车站社区会越来越好……”如是,邵根立自始至终关注的从来不是优秀党支部书记带来的荣耀,而是在摸爬滚打中那份依旧不变的责任。 兴水利修公路 多措并举解民忧 为彻底改变车站社区面貌,在邵根立的带领下,社区多方筹集资金三十多万元完成了院前街东西路,炎黄大道南侧二、三巷居民区的道路改造和绿化,彻底解决了社区居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他又投资十多万元,改造了院前街、道西路、茨山路南侧、光荣街的吃水管道,彻底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邵书记时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认真务实,一心想把车站社区搞活起来,帮助居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带领的社区‘两委’干部有组织、有纪律,为我们老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居民高爱琴这样评价。 无论是扶贫帮困,还是救灾助教,他都是慷慨解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桩桩、一件件利民实事,他都尽心尽力。 邵根立常说:“我不是什么官,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老少爷们高看我,党组织信任我,广大党员支持我,我没有理由不干好这个支部书记。” 十几年来,邵根立就是抱着这样的坚定信心带领着车站社区“两委”班子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