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郑·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感驿站
心海导航
留住乡愁
清朝官吏的“座右铭”
童年的游戏
请允许父母做“错事”
kx5746
kx5748
kx574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留住乡愁

穿越两个世纪的刘记钢勺

王保建

提起新郑市八千乡丁庄村的刘记钢勺,方圆百十里无人不晓。一把看似普通的钢勺却能站立不倒,200多年来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还挤进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项目……记者近日在该村见到了刘记钢勺的传承人刘根保。

正在地里干活的刘师傅得知记者一行人的来意后,连忙赶回家。顾不得擦去头上的汗,他就把十多种钢勺制品往院子里摆。年逾花甲的刘师傅告诉记者,“打钢勺是祖传的,我和两个弟弟自幼就跟父亲和二叔学手艺。当时日子难,打钢勺卖钢勺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回忆起当初起步的艰辛困苦,言语木讷的刘师傅语气明显开始激动。三四厘米厚的铁块,两三个人硬是用手工开,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白天做冷活,晚上做热活。天天都要忙到晚上11点才收工。一把把亮闪闪的钢勺就这样在刘师傅手中,变成了孩子的学费,翻新的宽敞农家小院。

历经八代人不懈创新和技术改良,在大江南北都有刘氏钢勺的身影。该市文化馆原馆长王建民告诉记者,“刘记钢勺的锻打技艺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传承200多年了。”刘氏家族最初的钢勺锻打技术特色优势并不明显,用的是普通的枣核铁,杂质多,容易惊口。后来改进使用铜焊惊口后,效果好且耐用。在探索实践中又开始掺加钢、铜打制,空气锤的使用,更使刘记钢勺在质量和效率上日渐成熟臻美。

王建民还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刘家铁匠铺门前曾挂有“刘记中和永钢勺老店”的金字招牌。新中国成立后,“童叟无欺包管来回 ”的刘记钢勺,在第七代传人刘子美的带领下,自愿加入新郑县铁业社。广收徒,精传艺,产销两旺。但也因“文革”曾一度停业改行。改革开放后,刘家第八代传人刘俊升及外姓徒弟们又开始生炉打勺。刘记钢勺的锻打技艺也才得以重新得到传承和改良创新。据刘师傅讲,钢勺制作最兴盛时,连周边的双楼、蛮陈等村多数人家都有家庭式钢勺加工作坊。新郑钢勺这一特色产品又凭借县外贸公司的平台,销往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刘记钢勺作为新郑钢勺业界的龙头老大,更是如虎添翼,美名远扬。

“家无存货畅销全国”的刘记钢勺为何能传承八代人之久时?该市文化馆资料记载,除“汤勺掺钢、漏勺掺铜”这一独门绝技外,刘记钢勺还被称为“十优”产品:一站立不倒,二挎锅不滑,三勺边如刀,四清锅如洗,五椒粒不漏,六沥油干净,七面不沾菜,八盛不渍汤,九用不掸头,十把不折裂。尤其是钢勺能把尾立在地上,勺柄和荷叶状乌亮照人的勺头稳稳地站立不倒这一绝活,至今仍为广大用户交口称赞。

精细的锻打工艺是刘记钢勺被美誉为“十优”产品的坚强保障。据刘师傅介绍,这种手工钢勺选用优质钢材,经热处理制成毛坯,再采用冷锻技术,精打细锻。现在一个人一天平均至多能锻打五六十把。人工精打细磨的刘记钢勺经久耐用,轻巧而富有弹性。不断推出新品种也是刘记钢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岿然“站立”的一大法宝。起初单产钢勺、漏勺,为满足市场需求,到刘师傅这一代,已扩展到包括水瓢、豆腐刀、豆腐脑舀子、包子铲等10多个品种。即便如此,无论是家常使用,还是对于酒店餐厅菜馆的后厨来说,百年老字号刘记钢勺仍然是家无存货的紧俏商品。

历经风雨飘摇,刘记钢勺的未来充满变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因规模小、劳动强度大、手工产量低、效益低等种种原因,近年来,该村及附近几个村庄的大多数制作钢勺的家庭作坊都已歇业转行,唯独刘师傅仍然不离不弃地传承着这个承载着数代人心血的钢勺文化。对于将来,刘师傅话语中流露出些许无奈、惋惜和不舍,“年轻人都嫌这个不挣钱,不愿做,很怕这种手艺失传了。”是啊,站立两个多世纪的刘记钢勺能否继续稳稳站立?刘根宝和该市的相关部门也正在共同做出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