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州人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监督方式方法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
形成解决问题合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审计整改与专题询问相结合 贯彻中央精神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
形成解决问题合力
8月26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

形成解决问题合力

本报记者 孙 娟 文/图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把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同开展专题询问等监督形式结合起来,把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同审查监督政府、部门预算决算工作结合起来,改进报告方式,加强督促办理,增强监督实效。

看好国家的钱袋子,让政府花好百姓的每一分钱,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预决算监督和审计监督在百姓心中具有很强的“存在感”,真切地感受到人大监督的“硬度”。

8月26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成为贯彻中央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次生动实践。

专题询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公务卡管理、养老扶持资金管理、幼儿园建设资金拨付、垃圾处置设备的投入、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热点问题充满“辣味”地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力求做到询出实情、问出实效,询问对象的回答紧扣主题、敢于直面问题,并表示要把询问作为抓落实的开始。

“屡审屡犯”将依法问责 专题询问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如今,预决算监督和审计监督已成为人大监督的一张耀眼的名片,成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一个重头戏。

百姓最想知道的是,问题最后解决了没有、解决到什么程度,政府承诺究竟兑现了多少,才能避免监督成为流于形式“走过场”“花架子”。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指出,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询问,就是针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年年审计年年有”“屡审屡犯”“审而不改”现象跟踪监督,督促解决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社会和民生事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8月26日下午的专题询问会上,副市长薛云伟、市财政局局长刘睿、市地税局局长李新峰、市卫计委主任顾建钦、市民政局局长谢霜云、市教育局局长李陶然、市城管局局长赵新民、市建委主任陈新、市科技局局长文广轩、市工信委主任苗晋琦、市园林局局长张胜利、市人防办主任李幸福到场应询。

如此强大的专题询问阵容,自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来,已经数次出现。在场的与会人员也从最初的惊讶到习惯,认为这已是市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常态”。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中央意见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经验做法,加强和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对整改落实不力、存在“屡审屡犯”问题的单位和部门,将采取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依法进行问责。

看来,专题询问已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所在,也是监督工作的目的所在。

出台专门措施强化督促审计整改落实

焦大宏委员:近年来,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重要经济监督部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请问市政府对审计查出问题是如何加大整改力度的?

副市长薛云伟:2014年8月20日郑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201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对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到位。

市审计局对查出的问题,依法向有关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作出处理,责令整改。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为保证整改效果,组织专门力量对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审计回访和督促检查。

市政府还专门制定了措施,强化督促审计整改落实。一是实行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市政府每年向人大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二是建立审计整改工作督查制度,列入政府督查事项;三是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和公告制度,审计公开是提高审计整改实效的切入点,是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以公开促整改;四是认真贯彻国务院意见,促进审计整改。

现金提取不超过单位经费总额的4%

翟桂红委员: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资金支付审批不严格、现金结算比例过大”问题,如何加强和完善相关公务卡管理制度,具体措施有哪些?

市财政局局长刘睿:针对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实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

二是规范资金支付行为。明确要求现金提取不超过单位经费总额的4%,公务卡结算规模要比上年度提高20%以上。出台差旅费等公务支出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以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禁止以现金方式结算,规范公务支出经费管理。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设置22条预警规则,实行智能化自动监控,对每一笔现金提取事项都纳入监控范围,尤其对现金提取超过单位经费总额4%的事项,系统自动拦截不予办理相关业务。

四是全面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截至2014年年底,我市共办理公务卡56158张,较上年新增13266张,实现预算单位全覆盖,公务卡消费40968万元,较上年增长56.3%。

在全国率先建立打击发票违法行为快速反应机制

张文随委员:发票是税收征管的基础,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违规代开发票未严格落实税收征管政策问题,如何堵塞发票管理中的漏洞,具体措施有哪些?

市地税局局长李新峰: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整改到位。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和扣分处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代开发票行为,及时作出了相应的退库、调库处理,确保地方财源不受影响。重新梳理、修订发票代开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代开发票的政策、程序和责任;建立代开发票与完税凭证信息关联、比对机制;利用日常会计监督和考核手段,从内部定期加强代开发票的审核和把关。

另外,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24小时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为快速反应机制;每年都要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一次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为集中行动,从外部有效堵塞了发票管理的漏洞。

多种方式力争缓解医患矛盾

崔豫琳委员:医患纠纷是目前医院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何规范管理,有效缓解医患矛盾?

市卫计委主任顾建钦:我市在解决医患纠纷方面的主要做法是,全力推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成立郑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主任1名,专职调解员6名,接待咨询2名,工作人员1名,拥有医学专家 369 名,法律专家120名;严谨高效,公平公正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建立安保联动机制,保障医患正当权益,2013年3月,郑州市卫生局、郑州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市属医疗单位实施安保联动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见》,建立了“郑州市医疗单位安保联动”工作机制,组建了30人的特勤大队,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预警、总结、分析制度,学习、备勤制度。

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已达46家

马斐颖委员:目前我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市民政局局长谢霜云: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在社区养老,3%的在机构养老。目前,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快速发展,已达46家,设置床位10000多张。2014年,市委市政府又将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十大实事,投入奖补资金450多万元,新建了90所示范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健全资金分配民主决策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养老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提高管理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民生资金阳光运行。

到2016年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张艳华委员:随着外来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适龄幼儿入学压力很大,公立、私立幼儿园发展不均衡,如何有效改善这些问题?

市教育局局长李陶然:截至2014年底,我市有注册幼儿园1428所,其中市区624所,县(市)区804所(含巩义、上街)。全市公办幼儿园359所,比例为25.14%;民办幼儿园1069所,比例为74.86%。全市在园幼儿34.30万人,公办幼儿园11.98万人,比例为34.93%。

我们已研究制定了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9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占90%左右,办园水平达到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等级评估标准的比例占80%左右,新增公办幼儿学位16万个,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入园需求,努力做到新建社区居民子女不出小区上幼儿园。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布局,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继续推进“百园扶百园”活动。

到2018年底新增垃圾处理能力11000吨

王竹强委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垃圾处置问题也考验着城市管理水平,请问我市如何加大垃圾处理的投入,具体计划和措施是什么?

市城管局局长赵新民:目前,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接近饱和。近年来,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新建成日处理600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目前已投入试运行,加之现有的300吨,每天可处理垃圾渗滤液900吨,基本解决垃圾渗滤液污染问题;使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变废为宝,投资5300万元建成了沼气收集处置及发电项目,每小时收集处理沼气2500立方米,每天可发电量约10万千瓦时,既解决了垃圾填埋产生的臭气污染环境问题,同时也为社会产生了每天10万千瓦时的再生资源。今年市财政拟投入1.5亿用于清扫设备的购买。

为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长远出路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55亿元,在东部和南部分别建设日处理能力4000吨、3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西部实施荥锦垃圾焚烧发电厂搬迁扩能建设。7月29日,市政府召开了规划联审联批会,原则同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方案。到2018年年底前三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全部建成投用,将新增垃圾处理能力11000吨。

重点工程邀请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全过程审计

吴卫平委员: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核算工程造价?

市建委主任陈新:在造价管理方面,建立完善发改、财政、审计、建委联合签证领导小组及工作机制,强化工程变更签证制度,重点工程邀请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实施全过程审计,严控工程成本,使所有项目造价均处于合理状态。

市建委推行工程跟踪审计机制,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在工程发包阶段合理、合规确定合同造价。施工阶段严格执行工程签证、变更和进度款支付程序。落实监理对进度、质量和投资的管控程序,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严格工程结算审核,确保工程造价合理,保证财政资金有效使用。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提高科技资金的规模效应

张辉委员: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项目中存在资金分配分散、管理费用占比过大、自筹资金未到位”等问题,如何整改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科技资金规模效应?

市科技局局长文广轩:充分发挥科技资金规模效应,是科技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命题,现在整改工作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我市七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提高科技资金的规模效应。

二是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到2020年,发挥好1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带动作用,构建5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成10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功能完善、协调高效、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是加强科技经费的集成使用,建立健全适应科研活动规律、面向目标与结果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审核评审

樊少楠委员:政府对企业财政补贴是一种调节工业经济有效的手段,如何完善审批把关等相关制度?

市工信委主任苗晋琦:完善申报审核程序,进一步规范涉企奖补资金的申报审核程序,明确由县(市、区)工信和财政部门负责初审,建立专家库,从专家库中随机选取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专家组出具评审意见,市级工信和财政部门实地进行核实核查;建立健全监督监察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审核评审,邀请市审计部门参与指导监督,对拟拨付的涉企财政奖补资金,在郑州工业信息网和市财政局网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