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携书弹剑 恰逢其时 上一版3
与中原有广泛的产业合作前景
你不颠覆别人 别人将颠覆你
如何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儒学为社会重建寻找方向
华夏文明始终和而不同
促进教育领域深度交流
大运河见证文化多样性
尊重生命是世界性共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儒学为社会重建寻找方向
——访香港中文大学新亚文商书院院长郭少棠

“自我首次参加嵩山论坛起,我就在思索,这个论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温文尔雅、不疾不徐,郭少棠娓娓道来。从19世纪末起,中国就一直在努力走近世界,努力拉近和世界的距离。在这个进程中,中国自身定位在哪里,这个问题一定要厘清,否则就是一直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

从古到今,看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一边把种种社会问题归结于历史原因,一边又从历史中提取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生活的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形成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精神、精髓、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重要变化,以及欧美把整个世界带入所谓城市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变化。在这两个比较大的变化中间,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生活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社群的变化、政治体系的变化,最后演进到文化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认同、质疑到复兴的几个阶段。

嵩山论坛不只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哲学文化的意义,肩负着为社会文化的重建、农村改造寻找新方向的重任。 通过这个论坛,我们把儒家文化放在一个可以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的位置。今年“和而不同”的主题,正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世界发展的回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