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一带一路 中原逐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
都强调内省
中意应在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上合作
精神性的人文主义仍然很重要
哲学是人类最光辉的遗产
河南将成为外国人
深度旅游目的地
只有交融才能实现中西共赢
文化+产业 实现利益最大化
嵩山论坛架起文明共融之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访郑州大学哲学教授、原学报编辑部主任辛世俊

如何从哲学角度分析今年嵩山论坛的主题呢?郑州大学哲学教授、原学报编辑部主任辛世俊认为:今年嵩山论坛的主题为“和而不同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提出来一个问题,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认为,命运共同体就是涉及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个概念早些年就有,它指的是未来的一个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展,这个词已经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如今,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比如说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核武器威胁问题、难民问题等。特别是前一段媒体报道出来的叙利亚3岁儿童在海滩上的死亡照片,可以说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反思战争、灾难给人类带来的重大问题。还比方说,通常认为战争会制造难民,如今生态环境恶化也会产生难民,比如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问题等。就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问题原来不是个问题,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现在已经摆在了全人类的面前。这要求人类要有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特别是当前世界上存在的多种问题,使得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没有建立起来。我觉得习近平主席这个讲话很有针对性,战争、威胁、偏见、敌视等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这方面来说,今年嵩山论坛确定这样的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