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一带一路 中原逐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主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
都强调内省
中意应在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上合作
精神性的人文主义仍然很重要
哲学是人类最光辉的遗产
河南将成为外国人
深度旅游目的地
只有交融才能实现中西共赢
文化+产业 实现利益最大化
嵩山论坛架起文明共融之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
都强调内省
——访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倪梁康

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

都强调内省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倪梁康在昨日的嵩山论坛闭幕式上,梳理了世界文明与华夏文明汇通交融的纵向历史脉络,并提出应从世界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华夏文明。

倪梁康说,从中西方文化汇通交融的角度看,中西文化是本体文化与陌生文化的碰撞影响关系。从中方角度看,两次西方思想的进入,都有助于我们以世界的眼光重新审视华夏文明。佛教的传入是中西第一次文化交流与汇通。佛教传入是西历纪元前后的事情,大约持续了400年,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王安石曾问过,孔子百年之后有孟子,再往后有超孔子的思想家没有?人们的回答是佛主。中西第二次文化交流与汇通是起于欧洲古希腊的西方伦理精神的传入中国,自1605年笛卡尔从哲学角度集大成之后,到现在也是400年,但消化吸收融合还没有最终完成。

倪梁康认为,外来文化的映照对本土文化的完善发展是好事情。在今天,我们更应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西方文化的汇通与交融,避免狭隘。从学术上看,借助两个以上的视角与方法来研究也更有利于研究的科学性。中国的心性之学十分注重自省,而佛教东来,对内心的关注超过任何一个宗教;近代笛卡尔以来西方文化伦理的精神,也强调体察内心。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文化两次汇通交融促成的文化转向是相同的,都是更加强调内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