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重返下乡地
硕果(国画) 徐珩典
古代的“伪娘”
春色(国画) 刘文广
“忍”出的境界
思 念
《一个人的西部》
苦乐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返下乡地

李 海

自从1975年上大学,离开下乡的林场已经40年了。回去看看,一直是我这些年来的心愿。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凡是生活过的地方,一旦离开了,心里总有一个情结,就是回去看看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我一生的那个转折点。

美好的回忆,总是甜蜜的。每当我回忆起那一段峥嵘的岁月,眼中充满了美的涟漪。说实话,我对40年前的知青生活是十分眷恋的。尽管过去了40年,回忆那一段生活、劳动、欢笑,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仍然记忆犹新。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和几个好友相约,驾车去40年前的下乡地——淮阳县冯塘乡那个林场。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我高兴、激动、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做着出发前的准备。40年了,我日夜思念的乡亲们还在吗?从我知道的信息里,那个林场,已经改成敬老院了,大多数乡亲已经过世。

我们从嵩山南路上高速,走郑民线,一路向东。一路上看着路旁一片片即将成熟的玉米、大豆、芝麻,豫东真是我们河南乃至全国的大粮仓啊。一路回忆着自己下乡两年的劳动、生活,尽管走的高速,还是嫌车速太慢,恨不能一下子飞到那个梦里时常出现的林场。

那个年代,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高中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了下乡当知青。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3年5月16日清晨,在市体育场开的下乡大会,从二七纪念塔经过,省委领导热烈欢送。那是我一生第一次独自离开家、离开父母,去那个陌生地生活。同学们都哭了,我却没哭,我是留恋我的学校,留恋我喜欢的学习生活。

那时没有高速路,也不知道啥叫高速路,乘着没有篷布的解放大卡,顶着烈日,一路颠簸,辗转了一整天,晚上七时许到了淮阳县,林场派马车接我们,走了18公里才到达林场,已经是夜里11点左右了。林场为我们准备了馒头、面汤、腌蒜薹。同学们吃得很开心,第二天是个阴雨天,林场对我们进行了忆苦思甜教育,接下来就是干我们从没有干过的农活和各种林场劳动。因为这是一个大林场,主要生产水果,也种各种各样的庄稼,大约占地1300亩,有苹果、砀山梨、麦子、秋庄稼,林场连我们知青在内有100多人,从此,我们便和这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学会啥季节种啥庄稼,知道了啥时种麦子,啥时种玉米,啥时种花生,啥时摘哪种水果,以及施肥、浇水、锄地的田间管理,犁地、耙地、摇楼、撒种、打场、扬场等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学会了,也知道了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两个小时后,到达了淮阳县。哇,40年后的淮阳变化让我一下失去了方向,美丽的环城湖还在,变得更加美丽,湖水更加清澈。打听了去冯塘乡的路,我们赶往林场。乡间的小水泥路,路窄不好走,几经周折到了冯塘乡,往林场的路我还是记得的,到了林场(现在的乡敬老院),我迫不及待地背着相机下车,眼前的一切已不是40年前的样子了,一切都变了,我们在的时候那些房子几乎都不存在了,只看见过去的办公室,包括我们的乒乓球室,那一排相对较好的房子还在,但是也显得过于陈旧,其他都是新盖的,我还找到过去的榨油房,这是所有房屋中最破烂的一间房,虽然看起来破烂,却是最亲切的、最有历史见证的。林场的大门口有个大水塘,当年浇水的水源地、养鱼和我们劳动后游泳洗澡的地方,水塘里看样子早就没有水了,杂草一人多高,记得当年挖塘时,我还累得晕倒过。林场虽然今非昔比,却是我曾经生活、劳动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使我倍感亲切。

后来,我上了大学,当了一名医生,当年17岁的小伙子,如今已到了花甲之年。但是,从我离开林场的那一刻起,我就无不时刻怀念那下乡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如果有人问我,下乡好吗?我会说,好。苦吗?苦。后悔吗?绝不后悔。下乡当知青这一经历,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种宝贵财富,是我一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还有来生,我仍然还会选择再下乡,再去当一回知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