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导游就是一场修行
用青春浇筑美丽风景线
温馨提示:如果您是一名导游,可于“十一”前写出自己的感人故事发至wenmingdaoyou@126.com,本报将陆续在“我身边的最美导游”专栏择优刊登。
“四字经”筑牢“防尘网”
17个巡逻组进驻社区
排查污染源及时反馈
调查大气污染散源
扩大污染防治成果
防治扬尘不力
6家工地被罚
30名市民代表走进公交看发展
借智“把脉问诊” 再战大气污染
比比谁烹制的鱼最美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青春浇筑美丽风景线
导游员 李 娜

导游故事

虽然从事导游行业只有4年,但聪慧秀丽的她就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坚持勤学苦练,高水准服务,获得串串荣誉:在河南省旅游院校导游大赛及全国旅游院校导游大赛中获一等奖,荣获河南省导游大赛中文导游员组第一名;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旅游技术行业能手”“郑州市十佳导游员”“郑州市旅游行业技术能手”,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入选“全国100名最美导游”。她就是郑州市导游管理服务中心政务讲解员李娜。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项目现场、在宇通客车整装生产线、在“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您时常会看到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位位笑容甜美、姿态优雅的政务讲解员,正在用一组组鲜活的数据、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讲述着“大郑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中,也有我忙碌的身影。

难忘那一个个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的场景。2013年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三走进、三郑州”大型主题活动全面启动。一接到任务,我和同事们就顶着骄阳穿梭于十几个考察点,熟悉情况、搜集材料、整理讲解词。每天有几十页内容在更新,三条线路三套讲解词,涉及郑州城市建设的多个领域以及大量数据和专业术语,都需要我们快速理解记忆。

我们在一遍遍讲解中更加深刻理解郑州发展变化,充满激情地向市民展示郑州巨变。在为期三个月的活动中,我们共接待1万余名市民代表,其中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干部,有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也有普普通通的基层群众。炎炎盛夏,嗓子哑了,脚磨破了,但我始终坚持微笑服务、热情讲解。不少离退休老干部参观时感动地说:“李娜导游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她真是个‘活郑州’啊!”

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在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少林传统武术节、“省直机关看郑州”等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

其实,从我踏上导游岗位第一天起,就定下目标:“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样子!”我严格制定学习计划,研读文学、历史、地理、古代汉语等书籍,把渊博的知识融入讲解中。在多次参加重大活动后,我更深刻感悟到:“导游是展示郑州、宣传郑州的重要窗口,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平时坚持读报、看新闻并整理背诵,研读《厚重河南》、《老郑州三部曲》等大量书籍,广泛收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资料,及时更新讲解词。接到临时任务,哪怕整夜无眠,我也要一遍遍熟悉讲解词,力求讲解准确。这几年,我还先后跟随郑州旅游推介团到天津、石家庄、武汉等多个城市进行旅游推介,向海内外客商推介古都郑州。

我喜欢向海内外嘉宾讲述郑州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用高品位服务感动他们。我深深热爱导游员岗位,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在路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