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日日夜夜》
“半饱”与“留余”
嵩山古意
郑州的旧官衙
简单不过孟浩然
桂花飘香
qhq5949
qhq594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简单不过孟浩然

范方启

孟浩然的诗,“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以写隐逸和田园生活而著称,以清淡和自然在唐诗中独树一帜。诚然,诗歌所释放的也就是诗人的人生态度。孟浩然的一生,除掉简单还是简单,他写隐逸是因为他人生的多半时间就在隐逸中过来的,与云游天下的诗仙李白和人生屡屡不得志的杜甫相比,他更喜欢清静,在宁静之中慢慢领悟人生,换句话说,他过的是慢生活。

“家世重儒风”对于孟浩然的影响是深刻的,自幼读“诗”遵“礼”,这使得他在辞赋方面获得了极高的造诣。但儒家的用世哲学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却明显不大,他似乎对政治缺乏热情,人生的前四十年,他就在襄阳砚山附近的涧南园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四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然而他喜欢,喜欢那种听不到城市喧闹的宁静,喜欢在山涧边悠闲自在地挥竿垂钓,喜欢聆听虫鸣鸟叫,与白云对话,与群山共舞,这分明就是陶渊明式的躬耕垂钓,自逸自足,饮酒取乐的桃源生活。虽然他与王维并称为“王孟”,那也仅仅是诗风上的接近,他们二人的交情,还是从孟浩然的四十岁之后才开始的,此前,充其量是彼此闻名。

四十岁后,孟浩然有过一次进京赶考的经历,也恰恰是那次,使得他认识了张九龄、王维等赫赫有名的诗人,而他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使得他在当时的文艺界引起不小的“地震”。京城期间,曾有人荐举他做官,但他对于考试充满了自信,没有把别人的引荐当回事。考试结果出来后,他却榜上无名,这让一向心态平和的孟浩然还是不平静了一阵子,写了一首充满怨意的《岁暮归南山》,也就是这首诗,使得他又一次失掉了进身仕途的机会。据说进士结果出来后,王维带着他去见唐明皇,李隆基要看孟浩然的诗,孟浩然便把发牢骚的诗呈给了皇帝,皇帝看后很生气,明明是你自己一直躲着不出来求取功名,怎么怪起皇帝了呢。皇帝自然不高兴。

怀着一腔热情进京,不成想京城成了他的伤心失意之地,那还有什么留恋的呢,走吧!所不同的是,他这次没有直接回襄阳老家,而是去了有着诸多名胜的吴越之地,让江南的山山水水涤平心中的不快,而富有灵性的山水也造就了孟浩然太多的不朽名篇。“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此诗写于其往江南的途中。此后,他继续过着他简单的隐逸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