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凡人凡事
新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新城管罚决字〔2015〕第 013号
《行政处罚决定书》
新郑今年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余人
中华黄帝故里建设促进会第一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
2016年度党报党刊
发行工作启动
“印象河南·2015省外
媒体中原行”走进好想你
关于新郑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暨
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入选作品公示的
公 告
新郑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入选作品名单(共6件)
新郑市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入选作品名单(共8件)
新郑启动“智慧党建”试点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香包,裹住满满情意
凡人凡事
——记新郑市“香包传人”靳俊英

本报记者 尹春灵

初冬时节,记者在新郑市滨河小区见到靳俊英时,她正安静地坐在家中,一针一线地做着香包,美观大方的图案,精致可爱的造型,惹人喜爱。她面前的桌子上、窗台上除了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香包,还有颜色各异的绳子、布料、珠子等,五彩斑斓,琳琅满目。

靳俊英今年69岁,做香包已经有几十年了。“打小,我看到我奶奶、姑姑拿着针缝制香包,趁她们不做时,我也捏起针缝起来,慢慢地就学会了。”她说,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她家好多老人都会制作。在她们的影响下,在香包淡淡的中草药香味中,靳俊英渐渐地掌握了这门手艺。

“之前,人们没有钱,都是用碎布头做香包,只有大户人家才会买。哪像现在啊,人都讲究了,对款式、布料、花型都挑剔些。”靳俊英说,香包作为一种民俗物品,是在布料上用彩线绣出各种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自己磨制的香草,寓意吉祥如意、驱灾避邪保平安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似简单的香包,制作工序却很烦琐,考验着制作人的手艺。老人说:“做香包,可有讲究啦。”什么场合需要挂什么香包、哪个款式的香包应该放到什么位置、每个香包有什么含义……也有“说法”,比如:“钥匙坠”一般是之前富有人家出嫁闺女的陪嫁,“元宝花”应该挂在客厅里,“松鹤瓶”代表福寿含义。几十年过去了,靳俊英亲手做出了无数个表达美好愿望的香包,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香包达人”。女儿、儿媳在她的影响下,也能熟练地制作香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香包的要求也提高了。“得慢慢改进,咋好看咋做。我想着啥好看了就试着做出来。”老人说,香包变化的是外形、样式、结构,可里面包裹的白芷、苍术等中草药,以及那股独特的药味不会改变,香包所代表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也不会改变。

“很多人喜欢香包,我去登封、新密,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去了几次,他们一看到我和家人,就说这是新郑的香包,得买个。”老人说,卖这东西一点也不伤脑筋,他们都知道新郑“出产”香包。尤其是端午节时,老人制作的香包就很畅销,很多人用它驱蚊避邪,表达美好祝福。她很享受做香包的过程,她说:“一心无二用,做这心静,手不闲、眼不闲、脑不闲,可以解忧,不会得病。做成了我看着欣赏欣赏,心里高兴,我这也算老有所乐吧。”

凭着自己独特的手艺,老人制作的香包经常在新郑市文化馆里“露脸”,大家对她的作品啧啧称赞,她本人也被评为新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包)代表性传承人。今后,她打算在新郑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帮助更多人学习制作香包,让更多人知道新郑香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